張昭覺得諸葛瑾是一個可靠的人選,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是可以把家眷的安危相托之人。
他本來很隨便就能夠把諸葛瑾推薦給孫權,並獲得不錯的職位。
但那樣一來,張昭對諸葛瑾有知遇之恩,很容易被孫權打上張昭的標簽,那樣就變成了禍福與共,甚至相互牽連。
這種關係並不是張昭所希望的,很難達到他的目的。
張昭和諸葛瑾開誠公布,道出互相托付家小安危的本意。
諸葛瑾也是一個聰明人,心領神會。
於是,張昭自己與諸葛瑾並不交往,反而派兒子張承與諸葛瑾相交。
張昭比諸葛瑾大了十八歲,他的長子張承比諸葛瑾才小了五歲,他們在一起相處非常愉快,與他們相交親密的還有步騭、嚴畯等人。
按照張昭的謀劃,他讓諸葛瑾先在吳中博取聲名。
建安六年201年,諸葛瑾與步騭、嚴畯一起遊曆吳中各地,逐漸聲名顯赫,被稱為齊名當世的英傑俊才。
張昭又巧作安排,讓孫權的姐夫曲阿弘谘遇見諸葛瑾。
一番交談下來,弘谘對諸葛瑾的才華感到驚奇,立即把他推薦給孫權,與魯肅等一起為賓待。
自此以後,諸葛瑾與張昭成為同僚,並且成為不同政見者,分彆被孫權用為製衡對方的重要棋子。
張承與諸葛瑾以晚輩論交,經常到家裡拜訪,喜歡上了諸葛瑾的長女。
這本來是張昭和諸葛瑾樂於見到的事情,但因為要避嫌,張昭並不支持。
一度因親事鬨得兩人關係不和睦,最後孫權出麵,才促成了這一樁婚姻。
因此,孫權對張昭背後攻訐諸葛瑾習以為常。
但張昭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來見孫權,自然是知道諸葛瑾的行程。
明麵上張昭是攻訐諸葛瑾,實則是加重他在孫權心中的分量,是他有意為之。
諸葛瑾在進門的時候剛好與張昭擦肩而過,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但並沒有停下來交談,保持著不同政見者的距離。
諸葛瑾見到孫權,可不想浪費張昭給他營造的好機會,就從頭到尾,如實彙報了他和劉備見麵的經過,並轉達了劉備不肯通和之意。
孫權聽了以後,雖然心中已經定計,但還是把一眾官員召集起來,對他們宣布道:
“子瑜前往白帝城見到了劉備,但劉備拒絕議和,若兩方開戰,還有曹丕在一旁虎視眈眈,則荊州危矣!”
孫權的話音剛落,階下一人應聲而出,向孫權請命道:
“我有一計,可解此危。”
孫權一見是趙谘,就知道他想出使魏國,就假意問道:
“德度有何良策?”
趙谘回道:
“主公可作一表,某願為使,往見魏帝曹丕,陳說利害,使襲漢中,則西川自危矣。”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