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李異和劉阿坐不住了,他們深知此計的厲害,當年呂蒙讓那些軍屬出來喊話招降,讓關羽的數萬大軍,在數日之內潰散。
現在劉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而李異劉阿的軍隊,超過七成是當地人,他們可沒有把握,那些士兵們能夠和他一條心。
這裡本來就是劉備的地盤,縣裡的世家和鄉紳,對劉備的信譽非常都非常認可而且很多人認為,劉備一定能夠擊敗孫權奪回本來屬於自己的荊州,他們不介意提前向劉備示好。
因此,那些軍屬們都主動到城外喊話,城內軍隊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稍微有些職位的軍官,都要防範自己的部下,免得被人抓起來當作投降狀交給劉備。
劉備樂見其成,索性放開包圍,派出官員在鄉下四處安民,動員更多的守城軍卒的家屬,前來城下勸降。
李異和劉阿,對這個招法束手無策,唯有兩人輪流值班,隻能依靠自己的武功和手下親信骨乾的威壓,勉強保持軍隊沒有嘩變,但絕對不敢打開城門和劉備軍交戰。
這天,探馬來報,孫桓引二萬五千軍馬,屯於宜都界口險要處,以拒劉備大軍。
宜都界口,雖然離秭歸城隻有二十餘裡地,但對守城軍隊並沒有大的幫助。
李異、劉阿明白了,秭歸縣城太小,無法駐紮大軍,孫權已經準備放棄秭歸城。
聽到孫恒軍馬停滯不前,本來就士氣低迷的軍隊,更加沒有戰心,有一些當地軍卒,看向李異、劉阿的眼光都變了,互相之間充滿了戒心。
城內空氣緊張,數千軍隊神經繃得緊緊的,如同一個火藥桶,一點就爆。
李異、劉阿在城內這麼多天,能夠堅持下來,就是因為有援兵的緣故。
現在援兵雖然到了,卻沒有解圍的舉動,他們再也堅持不住了,害怕被部下擒拿送給劉備當投名狀。
好在軍中以強者為尊,那些軍卒不敢隨便動手,但他們沒有把握一直壓製住,隻能另想它法。
經過商量以後,他們兩人覺得,隻能主動出擊,讓那些沒有忠心的軍卒離開,反而更加安全。
他們也不準備回城堅守,而是順勢敗回孫恒軍中。
孫恒的軍隊都是從江東帶過來的精銳,絕對沒有嘩變的可能,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李異、劉阿拿定主意,點起全部人馬,打開城門衝了出來。
劉備雖然沒有強攻城池,也沒有圍住城池,但對城內的監視還是非常嚴密。
負責圍堵的將領,是吳班的副將張南、馮習。
看到李異、劉阿領軍出城,張南馮習馬上出兵迎戰。
兩軍對陣,李異剛要迎戰,他的部將史跡請命出馬。
張南迎住廝殺,鬥不三合,史跡被張南一刀斬於馬下。
李異一向自恃勇武,這次主動出戰,本來是想斬殺敵將,然後從容突圍而走,與孫恒合兵一處。
看了張南和史跡的交手情況,張南的武功不在他之下,要想斬殺對方,基本沒有希望。
於是,李異當機立斷,不再鬥將,麾軍混戰。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