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歡樂幾家愁!
三大世家這次的無心之失,卻吃了個傷筋動骨的大虧。
各大世家之間,一直明爭暗鬥,落井下石的事情司空見慣。
儘管有些世家與三大世家關係不錯,甚至還有的是姻親,但他們信奉的是“親兄弟、明算賬!”能夠憑空獲得數千石糧食的利息,也是當仁不讓。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
陳、詹、郭三家的族長,放下身段到處求人,好不容易把十萬石糧食籌集好了。
看到自己快要見底的糧倉,他們的心情非常不好,偏偏還遇上煩心的事情!
他們因為這次大出血,居然忽略了給主管糧食的官員好處費。
在交割完糧食以後,居然被告知糧食的數量不足,憑空差了數千石糧食。
三家的族長當然知道,管糧官是使用了大鬥進的手段,這也是他們平常到佃戶家收租慣用的手法。
官宦世家號稱士族,一向是享有特權的!
社會上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他們可以用大鬥收租,小鬥借出糧食,與現在高利貸公司的借一萬給八千的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世家大族的特權遠不止這些,就算是給官府交公糧,也不會用大鬥。
甚至還有人用小鬥交公糧,不夠的數量,自然可以算在損耗裡。
人都是這樣,自己大鬥進占佃戶的便宜,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但輪到彆人占自己的便宜,是萬萬不行的!
三家族長正好窩著一肚子的邪火,又被管糧食的芝麻官當傻子糊弄,出數千石糧食是小事,關鍵是丟不起這個人。
以三家的底蘊,自然不怕得罪一個芝麻小官,三人一合計,剛好把管糧官當做出氣筒,一頓怒罵之下,不但不和管糧官妥協,非要把官司打到劉備那裡。
管理糧食的隻是一個小官,自知理虧,可不敢把事情鬨大,這才讓三家順利交差。
三家族長的怒氣得到宣泄,也不敢有彆的想法,隻是在心中暗暗祈禱,劉備能夠按期歸還他們的糧食。
如果劉備過期不還糧食,他們借糧過期,利息還要翻番。
他們自己家那點存糧,剛好隻能還清利息,家裡沒有了存糧,心裡難安。
這次劫糧事件過去以後,劉備軍加強了戒備,甚至安排了不少的陷進,等著陸遜劫糧的軍隊上鉤、
但陸遜是個聰明人,自然不會急功近利,他又一次按兵不動。
劉備雖然氣悶,但也不會怒而興兵,陸地上的戰事趨於平靜。
陸地上酷暑難耐,但在水麵上還是相對涼爽,本來是封堵劉備水軍下江東,處於防禦狀態的江東水軍卻突然發力,開始向上遊挺進。
吳班作為先鋒,陸地上的進攻停止以後,他轉而負責水麵上的防守。
他性格沉穩,看到江東水軍進攻,在謹守營寨的同時,試探性派出數量相當的船隻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