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火燒劉備馬營的計策,已經十二個時辰過去了,眼看太陽快要落山了,但斥候還沒有送消息回來。
陸遜揮手把手下衛士趕出中軍大帳,想要一個人靜一靜,偏偏靜不下心來。
他站起來在大帳中走來走去,麵露焦急之色。
這次事情太大,陸遜貿然派人跟當地的世家攤牌,其實是冒了很大風險的!
好在劉備借糧事件給他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事情意想不到的順利,陸遜都不相信這是真的!
事情越是順利,陸遜更加內心不安!
現在陸遜離成功隻有一步之遙,特彆害怕前功儘棄。
尤其是聽說馬良已經前去東川見諸葛亮以後,他更加緊張,特彆害怕諸葛亮從東川趕過來。
陸遜也害怕劉備營中有高人逸士識破自己的計謀,產生了一種危機感。
馬良去見諸葛亮以後,陸遜料定諸葛亮會提出讓劉備改變布營之法的建議。
一旦劉備從善如流,陸遜就會坐失良機,這才不顧一切派人聯絡那些世家,加快了反攻的各項部署。
陸遜可不認為,他的這條計策能夠瞞過諸葛亮以外的所有人。
他現在就是爭分奪秒搶時間,趕在劉備改變部署之前發動進攻。
得到各大世家倒戈的消息以後,陸遜直接派出人手,與那些世家的私兵一起,押運馬料進入劉備的養馬營地。
陸遜要搶時間,並沒有再花時間去證明這些世家的真心,他也不怕他們與劉備合謀引誘自己上鉤。
因為劉備的兵力分散,短時間難以集結重兵,僅僅依靠騎兵奔襲支援,很難給在山路上行軍的江東軍造成致命打擊。
所以,就算燒毀劉備的馬營的計劃失敗,陸遜也要發動反攻。
當然,陸遜還是留了一手,他選擇在夜間出兵進攻,而且還是全線出擊,就是要讓劉備的騎兵難以發揮作用,顧此失彼。
黃昏時分,陸遜的心腹手下終於回來報信,火燒馬營的計劃進展非常順利,眾人把握時間非常好,等卸下草料剛好天黑,就能夠分頭放火。
陸遜得到消息,馬上召集全軍大小將士聽令。
他命令朱然領一萬水軍,於長江逆流而上,攻破吳班的水寨,截斷劉備從長江水路退回西川的通道。
陸遜知道,隻要火燒馬營的計策順利執行,劉備沒有了騎兵機動支援,獲勝已無懸念。
在這必勝的前提下,陸遜自然不滿足於擊退劉備的戰略目標!
當年陸遜還是默默無聞之時,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大放異彩。
周郎成為了江東將領的偶像,陸遜酷愛軍事,熟讀兵書,自然也不例外,心中幻想著也能和周郎一樣名垂青史。
戰後利益分配完畢,劉備在荊州站穩了腳跟。
周瑜當然不甘心給劉備做嫁衣,曾經用美人計,要把劉備騙到江東,準備把劉備永遠留在江東,整體收編劉備集團。
雖然最後周瑜失敗了,是因為碰到諸葛亮、馬謖這樣強硬對手,並不是這個計策本身有什麼問題,陸遜也為之惋惜。
諸葛亮對周瑜的計策非常忌憚,破了周瑜之計以後,心中大塊,曾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時,陸遜在孫權身邊任西曹令史,得到的情報較多,早就識破了周瑜之謀,內心非常讚同周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