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還需要徐盛替他堅守長江防線,自然不可以駁他麵子。
孫權當然也可以直接下令,但他害怕徐盛認死理,撂擔子不乾了,臨陣換將可是兵家大忌!
而且孫權並沒有更好的選擇,縱觀江東諸將,在防禦上並沒有人比徐盛更強。
對徐盛以軍法說事,孫權也不能等閒視之,他不能丟了麵子,也不能落人口實。
孫權還指望孫韶替代自己去攻擊曹丕,給自己爭麵子,可不能委屈了他。
何況他也算是孫氏宗族的將領,孫權也不可能任人拿捏。
他心念電轉,不想臨陣換帥,就要給徐盛找一個台階,也要給自己找一個台階,難度可不小!
但這樣沒有能夠難住孫權,他沉吟半晌,心裡有了主意,才開口說道:
“孫韶有違軍令,本應任由將軍處治;奈此子本姓俞氏,然孤兄甚愛之,賜姓孫;於孤頗有勞績。今若以軍法處置,負兄義矣。”
孫權被徐盛逼得說出這番話,其實也相當沒有麵子!
他要讓徐盛繼續替他守住長江防線,就不能讓他有撂擔子的理由,一旦徐盛不肯退讓,孫權就得退讓,主動撤掉孫韶的職務。
他說出孫韶本姓俞,接著抬出孫策當擋箭牌,然後再讓步,就是丟車保帥之計。
孫權可不想寒了孫氏家族諸將之心,準備處罰孫韶以後,不再把他當孫氏族人。
但孫韶怎麼說,自小就是自己的跟班小弟,不到萬不得已,孫權還是不想處罰他,為此,他不惜把孫策的麵子抬出來。
徐盛如果執意要處罰孫韶,孫權也準備退讓,因為話說到這個份上,丟麵子就不是孫氏家族,也不是他孫權,而是已經亡故的孫策。
徐盛其實沒有非要處罰孫韶的想法,隻是想否決孫韶的建議。
他和孫韶在軍議上的爭執,其實他並沒有占多少道理,純屬於官大一級壓死人,用軍法壓孫韶。
孫權作為江東之主,徐盛硬著頭皮駁了主公的麵子,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他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充當主帥的機會,下一步就是邁向都督的職位,他可不想因為和孫韶置氣,而丟失自己的大好前程。
他對孫權的話語聽得很仔細,領會了孫權話中的意思。
徐盛知道,要想拿孫韶立威是不太可能了,就不再堅持己見,順坡下驢,對孫權說道:
“孫韶是東吳大將,雖然有違軍法,既然主公在此,自然是但憑主公處置,臣無異議。”
對徐盛的及時刹車,孫權頷首以示讚許,就下令衛士替孫韶鬆綁,並讓他拜謝徐盛不罪之恩。
但有了孫權當靠山,孫韶反而不乾了,厲聲說道:
“我隻是提出自己的建議,要引軍去破曹丕,並沒有違反徐將軍的軍令,何罪之有?而徐將軍利用職權,要用軍法處置我,我就是不服氣!”
徐盛聽了孫韶的話語,臉色頓時變得非常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