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叔常費儘了心思,馬峰的學業不但無法與馬良的神童兒子馬秉相提並論,甚至連普通的馬家子弟都有所不如。
在那個“學而優則仕”的年代,官員都是在讀書人中優選出來的,馬峰不學無術,想讓他當官,基本是不可能的!
好在除了憑學識和才華博取官身,那些官二代還可以得到蔭官。
馬叔常見慣了大小官員們坐地收錢的事情,要說他心裡不羨慕,是不可能的。
現在兒子馬峰以才學獲得官位的希望渺茫,他馬叔常也不差錢,動了自己出仕的心思。
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以後,馬叔常內心也有些膨脹了!
他認為自己是“能者無所不能”,當官也應該遊刃有餘。
他甚至幻想著在官場上大展身手,政績突出,能夠力壓馬良、馬謖兩個兄弟,成為馬家官職最高的人,順理成章取代馬良,成為族長繼承人。
在劉備手下,馬叔常並非沒有當官的機會,就連他以馬家名義培養的代理人鞏誌,都做到了武陵郡太守的高位。
在劉備入川以後,把荊南幾個郡的太守都換城了自己的心腹,鞏誌的武陵太守之位,也被其他人取代。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鞏誌與馬家關係密切的事情,沒有能夠瞞過劉備得眼線。
馬良是留守荊州的第二號人物,劉備也怕馬家坐大,就把鞏誌納入到抽調入川的官員名單之中。
但鞏誌故土難離,加上年紀也不小了,就直接辭官,並沒有跟隨劉備入川。
因為有了馬良兄弟在劉備手下為官,在鞏誌辭官以後,馬叔常並沒有再花費錢財另外培養自己的親信官員。
馬叔常要想自己為官,動用家族的資源,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他能得到的官位,絕對沒有可能超過馬良。
他想起諸葛亮兄弟分彆在孫權和劉備手下,都身居高位,就把眼光放到了江東的孫權集團。
馬叔常拿定主意,雷厲風行,立即親自前往江東,展開行動。
他在江東的社交場合頻頻露麵,在孫權與曹操開戰之時,給江東軍捐獻了不少的錢糧,以此博取名聲,期望能夠引起孫權的注意,從而得到任用。
但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回報,孫權對他的捐款、捐糧笑納,卻連召見的待遇都沒有給馬叔常。
馬叔常心有不甘,認為是那些官員沒有如實向孫權彙報自己的才能,他就委婉地向孫朗、暨豔等熟識的官員,轉達了自己在江東出仕為官的願望。
孫朗、暨豔等人,拿了馬叔常的好處,少不得在孫權麵前拐彎抹角地推薦馬叔常。
孫權作為江東集團的首腦,對征用商人的錢糧,是非常樂意的!
但鑒於商人奸猾的名聲,孫權也不敢用商界名人馬叔常為官,免得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孫權沒有理會馬叔常的意思,反而隱晦表達了可以讓馬謖前來江東做官的意願。
馬叔常求官不成,他心中明白,他在孫權的眼中,地位不但不如四弟馬良,就連五弟馬謖也不如,他的內心受到了很深的打擊。
一向順風順水的馬叔常,在江東官場不利,不由對親兄弟馬良、馬謖占據官,也產生了一絲淡淡的怨恨、嫉妒情緒,深藏在心底。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