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雖然和劉備同為漢室宗親,但他是高高在上的幽州牧、大司馬,和劉備這個小小的平原縣令並沒有什麼交集,劉備對他也沒有什麼好感,自然不會為了他背棄盟友公孫瓚。
當然,愛惜名聲的劉備,也不可能幫助公孫瓚對付劉虞這個漢室宗親。
他打定主意兩不相幫,但因為缺乏一個理由,很可能兩麵都得罪。
孔融、田楷邀請劉備救援陶謙,剛好給了劉備一個借口,他正好一走了之。
趙雲是劉備非常欣賞的大將,他打著救援陶謙的旗號,找公孫瓚借兵三千,並借趙雲一用,他是準備一借不還,挖走趙雲。
劉備可不認為,公孫瓚能夠戰勝占據大義的大司馬劉虞。
他借走趙雲,等於是救了趙雲,不怕他不忠於自己。
這次劉虞和公孫瓚之爭,無論勝敗如何,劉備都將失去公孫瓚這個盟友。
劉虞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平原相,劉備認為,與其被袁紹強行搶走平原縣,還不如趁救援陶謙的機會主動放棄。
到時候,無論與曹操之戰勝敗如何,孔融或者陶謙,都會想辦法彌補自己,最少也能有一縣之地安身,處境並不比在平原縣差多少。
劉備這次來,並沒有準備與曹操血戰,而是先與曹操對峙,等著平原縣被袁紹占領以後,他就有理由留在徐州了。
誰知道,自己的一紙書信,還真讓曹操退兵了,劉備也是將信將疑。
聽了陶謙要把徐州讓給自己,劉備吃了一驚,以為他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以退為進,哪裡敢答應,連忙推辭道:
“孔文舉邀我劉備來救徐州,是為了天下大義。今若把徐州據為已有,天下人將認為我劉備是不義之人。”
糜竺與陶謙,是真的想把徐州這個燙手的山芋交出去,他也有投靠劉備的念頭,就出言勸道:
“今漢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正在此時。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劉使君領此,不可辭也。”
陶謙把整個徐州想讓,大出劉備意料之外,他打定主意無功不受祿,斬金截鐵說道:
“此事決不敢應命。”
曹操與陶謙之間的戰爭,持續了半年有餘。
期間,典農校尉陳登,也想過許多辦法化解雙方的仇怨,但都沒有奏效。
陳登知道,陶謙和曹操之間的仇怨,是不死不休了。
曹操雖然暫時退兵,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隻要陶謙繼續擔任徐州刺史,曹操就會找機會繼續進攻徐州。
而陶謙損兵折將,被曹操打怕了,而藏霸等歸附的將領,與陶謙離心離德,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換一個徐州刺史,消除曹操進攻徐州的借口,也是一個可取之法。
因此,陳登也站起來,對劉備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陶府君多病,不能視事,明公勿辭。”
劉備真不知道陶謙是怎麼想的,偌大一個徐州,手下也是人才濟濟,為什麼非要讓給隻有數千人馬的自己。
劉備可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他懷疑其中另有內情,他可不敢輕易就範,堅執不肯。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