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摩柯接受劉備的封賞,率領部落精銳參加夷陵之戰,本來是想博取軍功,升官發財。
誰知事與願違,陸遜火燒連營時,沙摩柯被江東軍截斷歸路,不得已用馬謖之計,反身殺入江陵,從山路偷偷回到武陵。
為了部落和家族的生存,沙摩柯與馬良詐死埋名,而且還把蠻王之位,傳給素來與自己不睦的辰溪部落酋長石波。
沙摩柯保住了手下軍隊的大部分精銳,不但失去了蠻王之位,而且在武陵沒有了立足之地。
不得已,舉族遷移到了越巂郡,和馬良一起,過起了隱居生活。
好在馬謖提前謀劃,在越巂郡收購了一大片地盤,家族的財產也保全了,隱居生活還是相當優裕的。
剛回來之時,因為部落勇士損失不少,沙摩柯非常自責,每天瘋狂練習武藝。
沙摩柯隱居下來,是因為害怕走漏風聲,隻有馬良和幾個心腹衛士相伴。
他畢竟曾經是蠻王之尊,在部落裡前呼後應,為所欲為,非常風光。
隱居時間一長,沙摩柯就耐不住寂寞了,他內心非常鬱悶,精神狀態很差,健康狀況堪憂。
馬良比沙摩柯也好不了多少,因為是他說服邀請沙摩柯出山相助劉備的,他非常內疚。
當初,劉備占據道義的至高點,軍隊的數量和戰鬥力都在江東軍之上,他可是認為劉備的勝算很高。
馬良認為,沙摩柯率領軍隊加入戰場,僅僅是增加一道保險,立功受獎,升官發財是肯定的。
為了讓沙摩柯恢複狀態,馬良想了不少辦法,收效甚微。
後來兩人一起進山打獵,沙摩柯表現非常出色,收獲了很多的獵物。
回來以後,沙摩柯興高彩烈,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從此,馬良經常陪沙摩柯進山打獵。
沙摩柯武功高強,他因為心情鬱悶需要發泄,在打獵時不讓衛士使用弓弩射殺,而是自己親自搏殺。
每次狩獵,沙摩柯都是一馬當先,獨自搏殺猛獸。
馬良和沙摩柯的衛士無法乾涉,隻能在一旁戒備,防止沙摩柯被猛獸所傷。
因為沙摩柯武功高強,狩獵數年,獨自搏殺的豺狼虎豹及野豬等猛獸數以千計,他的身體和武功都恢複到了巔峰。
這天,馬良等人正興致勃勃地圍觀沙摩柯與一隻野豬搏鬥。
野豬是沙摩柯這幾年獵殺最多的獵物,他與野豬的搏鬥經驗非常豐富,馬良和衛士門並不擔心沙摩柯的安危。
野豬是一種體形龐大的雜食動物,成年的公野豬,體重甚至超過老虎。???bipai
深山裡,野豬的天敵不多,真正能置其於死地的,隻有老虎和狼群。
俗話話:“一豬二熊三老虎”,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野豬。
其實,這個排名並不是指野豬的戰鬥力比熊和老虎還要強,而是指他們對人的危害。
“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
人與老虎狹路相逢,一般情況下虎都不會主動攻擊人,甚至會率先緩緩退走。
而野豬就不一樣了,也許是因為智商低下,野豬對萬靈之長的人類並沒有懼怕心理,即使一群人站在一起,他也敢衝上去和人群搏鬥。
公野豬體形很大,衝擊力非常之強,如果一個人被野豬正麵撞中,很可能被重傷。
因為公野豬的衝撞不僅僅是力量,而且還有一對鋒利的獠牙,殺傷人相當驚人。
因為公野豬經常主動攻擊,而且不喜逃跑,沙摩柯天生神力,與野豬鬥起來非常過癮,他非常喜歡和野豬纏鬥。
今天與沙摩柯纏鬥的是一頭強壯的公野豬,體重超過六百斤,一對雪白的獠牙寒光閃閃。
他好象與沙摩柯較上勁了,對一旁的馬良等人視而不見,一次又一次向沙摩柯衝撞而去。
沙摩柯自然不敢硬擋,不是靈巧的閃開,就是用他的鐵蒺藜骨朵把野豬擋開。
野豬皮粗肉厚,加上全身還有厚厚一層由豬毛泥巴混合組成的泥甲,就算是沙摩柯的鐵蒺藜骨朵,也很難給他致命的傷害。
沙摩柯為了打得過癮,有幾分留手,也沒往野豬致命處招呼。
一人一豬,來來往往鬥了數十個回合,野豬身上的泥甲被沙摩柯打的七零八落,皮膚上也有不少見血的傷痕。
受傷野豬並沒有退卻,而是更加瘋狂,咆哮著衝向沙摩柯。
沙摩柯體力有所下降,他並沒有硬擋,而是快速跳到草叢後躲開,準備一招擊殺野豬。
他快速衝向正掉頭的野豬,趁其轉身之際,舉起鐵蒺藜骨朵,全力擊向野豬的兩眼中間上方。
野豬雖然受傷,但依然靈活,躲開了致命部位。
野豬背上受了沙摩柯一幾重擊,並沒有倒下,而是搖搖晃晃繼續衝向沙摩柯。
沙摩柯一個側跳讓開,手中鐵蒺藜骨朵再次攻擊野豬雙眼中間上方的致命處。
這一下打了個正著,野豬的腦門上被打了一個大洞,有紅白之物流出。
野豬砰的一聲摔倒在地,四肢一陣抽搐,啛厲的叫聲嘎然而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