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過六十歲,較之廉頗、馬援,尚要年輕不少。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丞相何故不用我?”
諸葛亮非常傷感的回答道曰:
“我自平南回成都,馬孟起病故,我非常可惜,如斷一臂!今將軍年紀雖然比不得廉頗、馬援,但是我蜀漢的定海神針,倘在戰場上稍有參差,不擔動搖將軍一世英名,也減卻我蜀漢大軍銳氣。”
諸葛亮慣用激將之法,這次卻不完全是,趙雲卻不管這麼多。
他的二個兒子趙統、趙廣,武功雖說不差,但都難以繼承他的衣缽,想要戰場上博取爵位,基本沒有什麼希望。
他想在有生之年,再獲得軍功,給他們爭取蔭官。
他高聲對諸葛亮說道:
“我自跟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退,遇敵則先。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請丞相下令,我願為前鋒!”
諸葛亮這次雖然也想激將,但也不想趙雲有所膳食,再三苦勸。
趙雲發狠道:
“如果丞相不用我,寧願撞死在這階下!”
諸葛亮無法孔明曰:“將軍既要為先鋒,須得有一名副將相助。”
剛說完,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站起來說道:
“我願助老將軍先引一軍前去破敵。”
讓鄧芝相助趙雲統軍,是諸葛亮早就定好的方略。
於是,諸葛亮撥精兵五千,交由隨趙雲、鄧芝率領。
諸葛亮剛要開拔,侍衛報孟獲有機密信件送到。
諸葛亮把信使喚入帳中,其人呈上密信。
諸葛亮拆開信件,看到孟達在書信裡,並沒有宣布叛魏歸漢,也沒有收縮兵力加強城防,而是想著怎麼設計擒殺宿敵申儀。
他在信中告訴諸葛亮:
“我認為司馬懿進攻之事,不用擔心受怕:我剛收到司馬懿的書信,讓我寬心,魏主不會懷疑我。等他得到郭模的密報,宛城離洛陽約八百裡,至新城一千二百裡。若司馬懿得到我舉事的消息,必須先表奏魏主。往複一月間,到時我早已擒殺申儀,肅清周圍的敵軍,城池也已經加固,諸將與三軍皆在深險之地。司馬懿來了,我也不害怕,就怕他不來,丞相寬懷,等著我的捷報吧!”
孔明看完書信,氣得把書信丟在地上,跺著腳說:
“孟達必死於司馬懿之手!”
楊儀問道:
“丞相,這事怎麼說?”
諸葛亮答到:
“兵法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司馬懿怎麼可能給他一個多月的時間?曹睿既委任司馬懿為宛城都督,逢寇即除,根本就不需要上奏!司馬懿肯定已經知道孟達反叛之事,先用信件安他的心,讓他放鬆戒備,永不了十天,司馬懿大軍必到,郭模叛逃申儀,申儀豈能沒有準備?我料孟達在十天內必不能奈何申儀,跟本來不及做好抵抗司馬懿的準備,怎麼能不失敗?”
眾將都同意諸葛亮的預料,諸葛亮還想挽救一下,畢竟是他的侍衛統領叛逃透露的消息。
他急忙提筆寫了一封信,把自己的預測告訴他,讓他堅守上庸,諸葛亮將親自領軍從漢中救援孟達。
最後,諸葛亮在心中有加上一句:
“蒙將軍如果還沒有正式舉事,切莫隨便透露給同僚,容易軍心渙散,則必敗。”
信使拜辭,騎快馬回上庸去了。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