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如果說在以前,帝國的邊疆還能夠刷新部落,不明白何為文明的蠻子。
那麼在現如今看來的阿特拉托美看來,沒有這些人也很正常,至少有鞠義在的情況下,大多數清剿蠻族所需要麵臨的困難,基本上都被抹平了。
人數不多,足夠精銳,戰鬥力足夠強,天賦配置和結構,也不需要過多的後勤。
可以說多來幾支,剿滅和驅逐這些散亂的部落蠻子,可以說是再也簡單不過了。
不過這種清剿力度的絕對強化,也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沒有了匈奴,沒有了蠻族,為了鍛煉軍隊,都已經跑到尼爾布魯斯山以西的地方打羅馬蠻子了。
這種情況好不好呢?
反正在阿特拉托美本人看來,漢軍的這種練兵方式也沒啥不好。
不管死的是羅馬蠻子,還是混跡在這個地方的斯拉夫蠻子,都沒什麼問題。
至於通報和彙報,除了簡單向沃洛吉斯五世彙報了一下以後,也就沒有其他的行為了。
在沃洛吉斯五世已經認定雙方已經處於實質性的盟友之後,出賣漢帝國軍隊的信息,對他可沒什麼好處。
尤其是這種精銳漢帝國軍隊的信息,所帶來的麻煩會更大。
與其為了不清不楚的好處,還不如腳踏實地,穩重的去行事。
這也是了解到鞠義軍隊所擅長的方向之後,阿特拉托美還有借鑒和學習的心。
當然上述的這一切,都是阿特拉托美沒有發現袁家百姓的情況下,所做出的結論和推導,以及對於帕提亞帝國決策的推進。
如果在這個地方出現了漢帝國百姓,並且具備實質性的統治效果,那麼阿特拉托美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大方。
一個注定會走的強者,和準備留下來的強者,完全是兩個概念。
第(1/3)頁
第(2/3)頁
前者對方不過是一個過客,而且是屬於盟友的過客,隻有惟恐招待不周,對方待的時間太短,不能夠更好的威懾羅馬人等等一係列想法。
至於後者,那就是坐地起價,自成一家,就算是沃洛吉斯五世,恐怕都得為自己的帝國考慮考慮。
能夠在如此遙遠的地方留下來,那麼相對距離更近的帕提亞帝國,真的還能夠維持目前這種盟友姿態嗎?
有些東西一旦被戳破,即使內心當中再不以為意,偶爾的順手為之,也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加深雙方的隔閡。
對於這些同樣心知肚明的許攸等人,在確認這種情況之後,也是告知鞠義沒有特殊情況下,儘量不要直接回去。
就算真的要回去,至少也要繞一下,或者通知一下阿特拉托美,以回漢帝國的名義回去。
不僅能夠安沃洛吉斯五世本人的心,說不定還能夠撈上一筆價值不菲的送彆禮。
至少了解過上一次的泰西封解圍之戰之後,袁家眾人也意識到了沃洛吉斯五世並不是一位無能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