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單純贈禮幾次尚可,次數多了則顯得不妥;因此頻繁以學業求教,則可以自然保持往來關係,並給予適當幫助。
顧教授點頭同意:“你有難題儘管帶來,可是這物品我們還是無法收。”
易誌軍進一步解釋:“如果您執意不要,我也不方便頻頻打擾。從前上學還要付束修(指古代請師授課或學生入學所送的學費),更何況如今是家教呢,報酬應更多一些才合理。”
顧教授略顯感慨:“真沒想到你還懂古俗,不過這類決定還是需同其他家人商量一下。”
隨後幾天裡,某日下班後的傍晚時分,易誌軍再次造訪顧府,說明自己近期一直想補習中學課程。恰好遇見從外歸來的陳教授夫婦。陳教授見狀問道:"易誌軍你又來了?"
一番交談下來,兩位老人雖仍覺禮物難以全收,卻逐漸認可了少年的誠意及其補習計劃的價值,最終默許易誌軍以這種方式表達謝意和支持。
隨著日子推移,家庭間的默契漸增,也見證了年輕學子對尊長敬重之心與日俱增。尤其當四合院內的喜訊傳出——何小慧的婚期確定在十月一號,更讓這份溫情倍添幾分暖色調……
何小慧是家中長女,多年來將弟兄視為親兄弟般關懷體貼。此時她輕快告訴易誌軍這一重要決定。
當晚,易誌軍回屋洗完澡不久便見到何姐姐進來,兩人聊起陪嫁及婚禮等事務。“姐,你那邊還缺什麼?”易誌軍詢問到具體的安排上是否還有缺口待補,但看到姐姐已備得妥帖之後安心了許多。接著,兩人愉快度過了一個夜晚,回憶舊時光、暢談未來看法以及互相鼓勵支持的心意。
次日上午,經過家族成員間的簡短討論,最終確立了簡單而不失體麵的方式來籌備這場重要的婚禮,包括提供豐富的實物饋贈如三十六套家具和其它生活必需品作為嫁妝。這無疑使即將新婚的一家人滿心喜悅。
當夜,在何姐姐的建議下,倆人在同一房間過夜交流更加親近起來。他們分享許多關於未來的期望,並承諾無論將來麵臨多少風雨變化都會彼此扶持走過每段路程。這些珍貴的時刻成為了日後最美好的回憶之一,同時也預示著新的旅程正在悄然展開。
這時的學子們雖然依舊每天到校,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參加各種課外活動,真正在教室裡學習的日子少之又少。家中的四位兄弟中,隻有林靜還聽從老父親的要求,每天都堅持在家完成課後輔導。
林靜勸道:“哥哥,注冊學籍對你未來有好處。三年後拿到初中畢業證,對你以後也有保障啊。”
李誌遠卻不以為然:“我小學也能找工作,有沒有初中都無所謂。”
由於與一位老師保持特殊的學習輔導關係,李誌遠不想暴露,以免對那位老師造成困擾,因此對上不上初中並沒有太在意,認為即使去了也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的知識。
林靜生氣道:“你不聽勸嗎?有個畢業證以後在外麵更有底氣,二大爺就是因為隻是小學畢業才沒當上官。”說罷轉過身來,顯得很不滿。
李誌遠撓了撓頭說:“已經晚了一個月了,我不再去上學了吧。”
林靜回轉身子,語氣冷淡地說:“你現在去注冊學籍,沒有人會管你到不到位校。學期末你隻要考一試就行,就算是交白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誌遠想了想,答道:“之前能上學還得感謝那老師的幫忙啊!”
林靜胸脯拍得啪啪響:“現在有我在,你的學籍還在,我去給你辦理手續就可以。”
麵對妹妹的一番話,李誌遠點頭同意,說道:“好吧,你就幫我報名吧。不過要說我不會花很多時間在學校。”
“沒問題,我可以幫你補課,有我在保證你的成績不落下,等考上大學出來當個乾部比廚師強多啦!”
李誌遠進屋裡拿了包桃酥出來遞給她,笑著說:“謝謝我的林老師了!”
林靜皺起小鼻子問:“怎麼想起來給我請客啦?”
“你最近沒少吃我家的東西呢!”
林靜嘴快,反駁道:“你最沒良心!討厭的誌遠哥!”說著拿起塊桃酥咬了一大半,開始嚼了起來。
李誌遠無奈一笑:這些女孩一生氣就愛喊彆人的名字加一個“臭”字,真是!
第二天,李誌遠來到陳麗新的家。走進屋,隻見到她在。便問:“姐,姐夫呢?”
“姐夫單位的事被叫走處理一個緊急案件,早上過來時帶走了。”陳麗邊倒茶邊解釋:“衛東,你坐,我中午給你做飯吃。”
李誌遠回答:“還是回家吃吧,一家人在一起熱鬨點。”
陳麗則堅持:“那怎麼能行,你來到我家不吃飯,你姐夫要是知道肯定怪我招待不周。”
最後,還是決定先跟弟弟回去再送來。
晚上他們兩人躺在床上聊天。突然門外響起敲打聲和呼喚聲,“誌遠、誌遠,在家麼?”李叔叔焦急地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