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就說:
“二哥,今天是因為我們沒經驗,這才會挖這麼少的,以後慢慢積累經驗,肯定能挖更多。”
王二海也覺得王小華說的有道理。
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兄弟倆又打起精神進山去挖土茯苓了。
李秀蘭看在眼裡,心裡高興,覺得兩個孩子都懂事了,懂得自己去賺錢了。
王長根對此也是露出滿意笑容。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年紀其實也不小了,暑假不能再隻想著玩耍,能夠主動去賺錢,那確實懂事了。
可他們夫婦二人卻從沒深入去想過,如果王小華不為那點錢而憂愁,能夠利用暑假這麼長的時間,去提前學習高中的知識,那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隻能說,窮人家的孩子,不單單是金錢上的貧窮,他們身上還有無數看不見摸不著的枷鎖,在束縛著他們,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看起來早熟,實際上晚熟。
所謂的成熟其實並不是做點家務,賺點小錢,而是在麵對現實社會和未知的前途的時候,能夠看透層層迷霧,知道社會的本質,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很明顯,聰明如王小華,他也不能做到這一點。
又或者說,他能夠看透這一點,但卻不能去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他已經努力去爭取了,他想要報英語輔導班,但最終無疾而終,他想要把那一嘴醜陋的牙齒矯正好,但卻得不到任何支持。
其實他總能做到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但是總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阻礙他,這一雙大手源自於他的父母,他的家庭。
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可是李秀蘭和王長根卻以此為傲,在他們的打壓和限製之下,讓孩子變得所謂的“懂事”,以長遠的將來換取現在的利益,他們卻還毫不自知。
因為有了昨天的經驗,今天兄弟二人上山挖土茯苓的效率,果然高了許多。
昨天他們鑒彆不出哪些土茯苓莖塊比較大,看到了就挖,導致挖了很多小的,吃力不討好。
今天他們總結出了經驗,發現藤條越粗的,土茯苓莖塊往往會越大。
所以他們隻去挖那些藤條粗的,細的都不去挖了。
這一天下來,兄弟二人挖的土茯苓株數比昨天少,但是挖出來的莖塊總重量,卻比昨天要多一倍還要多!
今天一天下來,他們竟然挖到了十五斤!
距離二十斤的目標,就差五斤!
兄弟二人背著蛇皮袋從山上下來,他們的心情是美麗的,一如身後那火紅如花的晚霞,勤勞付出終於換來了收獲,這種正向反饋,可以給人以激勵,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所以他們雖然很累,但是卻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時間轉眼過去一周多。
這天收購土茯苓的藥材販子進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