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指著倉庫中滿滿的物資,對不良說道:“天氣太冷了,地麵上沒法快速運輸,讓嶽鵬派人駕駛直升機先給重災區空投一些物資,讓那裡的百姓先活下去,剩下的我們再慢慢想辦法。”
不良皺著眉頭說:“蒙古那邊也遭了災,漢中那裡也給我寫了求援信,我是知道他的性格的,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求人的。”
李振:“將我們的物資想辦法送給他們一部分,但還是要以我們漢國為主。”
有了李振從現代帶來的物資支援,漢國各地的百姓們頓時間有了支撐,那些房屋被壓塌的百姓們住上了暖帳篷,還有蜂窩煤取暖爐,生活過得比以前還要好。
蔚州,這片土地在災難的重創下顯得格外沉重。當兩架直升機劃破陰霾的天空,緩緩掠過之後,城中的景象漸漸顯露出一絲生機。幾口碩大的鐵鍋被架了起來,鍋內熱水翻滾,熱氣騰騰,煮著的是一碗碗簡單卻溫暖的方便麵。
在這片受災最嚴重的區域,方便麵成了最珍貴的慰藉。它們不僅溫暖了災民們的胃,更照亮了他們心中的希望之光。除了這簡易卻實用的食物,每位災民幾乎都披著一件厚重的軍大衣,那是來自外界的關懷與援助,也是他們抵禦寒風侵襲的唯一屏障。
儘管帳篷外的世界依舊寒風凜冽,呼嘯不止,但帳篷內卻是一片彆樣的溫馨。災民們圍坐在一起,手中捧著熱騰騰的方便麵,臉上洋溢著滿足與感激。在這一刻,他們仿佛忘記了災難帶來的痛苦與絕望,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
這簡單的畫麵,卻蘊含著無儘的力量,它告訴人們: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隻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戰勝一切。
蔚州知府趙國棟,身披厚重的軍大衣,孤獨地矗立於城牆之巔,任由刺骨的寒風掀起衣袂,雙眼凝視著漫天飛舞、仍未停歇的大雪。儘管城內急需的物資已至,他緊鎖的眉頭卻未曾有絲毫舒展。
一名下屬官員匆匆而至,關切地勸慰道:“大人,城牆之上風雪交加,您還是移步下去吧,免得受了風寒。”
趙國棟聞言,隻是輕輕歎了口氣,目光穿過紛飛的大雪,仿佛穿透了城牆,看到了城外那同樣被冰雪覆蓋的蒼茫大地。“這城內尚且如此艱難,城外的百姓又該如何度日呢?那些貧寒之家,無炭火以禦寒,恐怕難以熬過這漫長的嚴冬啊。”他的聲音低沉而沉重,充滿了無儘的憂慮。
言罷,他緩緩轉身,目光落在身旁那名官員身上,語氣堅定道:“明日,你便組織人手,將剩餘的物資妥善分配,務必確保每一份溫暖都能送到最需要的百姓手中。”
此刻,城牆之上,風雪依舊肆虐,但趙國棟的心中卻燃燒著一團不滅的火焰,那是對百姓深深的牽掛與責任。
這句話一出,那官員的臉色瞬間苦成了黃連,仿佛吞下了萬斤重擔。要知道,這城中的物資早已是稀缺至極,如同沙漠中的清泉,珍貴而又難得。而有些心懷不軌的官員,竟趁著這亂世之機,將那些本就不多的剩餘物資悄悄囤積起來,企圖在黑市上大放異彩,狠狠撈上一筆。
此刻,這位知府大人想要集結物資,以解城中之困,卻哪知這物資早已成了眾人眼中的唐僧肉,被瓜分得乾乾淨淨。
“知府大人,您有所不知,那物資啊,早已分發完畢,一粒米、一尺布都不剩了。”下屬小心翼翼地回稟,生怕觸怒了這位雷霆手段的知府。
趙國棟聞言,臉色瞬間鐵青,怒喝之聲如驚雷般炸響:“一幫貪婪的狗東西!你們以為我趙國棟是瞎子、是聾子嗎?什麼錢都敢掙,什麼黑心事兒都敢乾!真不怕朝廷的鐵律查下來,讓你們人頭落地嗎?”
次日,隨著晨光初破黎明,一小撮原本失蹤的救援物資奇跡般地回到了倉庫,然而,大部分早已如泥牛入海,無從追尋。
正當趙國棟率隊緩緩駛出城門之際,城垛之上,一串血淋淋的人頭赫然在目,它們無聲地訴說著正義的裁決。這些人頭,皆屬於那些膽敢染指救災物資的貪官汙吏,儘管未能一網打儘,但趙國棟深知,這份血淋淋的警示,已足夠震撼每一顆麻木或貪婪的心。城牆之下,隊伍前行,帶著對過往的懲戒與對未來的期許。
在廣靈縣邊緣的一座寧靜小鎮上,葛員外正挺立於庭院之中,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家中勤勞的家丁們。一袋袋沉甸甸的粗糧,在他們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依次倒入那十幾口寬敞的大鍋中。這些糧食雖不精細,但在葛員外的安排下,每一粒都承載著救命的希望。
家丁們熟練地撒上粗鹽,再小心翼翼地澆入融化的豬油,那油星子在寒風中閃爍著微光,為這簡陋的施粥場增添了幾分溫暖的氣息。對於這群飽受饑寒交迫之苦的災民而言,這些食物或許談不上美味,但那充足的鹽分與豬油所帶來的熱量,足以讓他們在寒冷的冬日裡獲得一絲生命的慰藉。
口感?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頭,誰還在乎那些呢?能活下來,已是最大的奢侈。葛員外的善舉,如同冬日裡的一縷陽光,穿透了厚重的陰霾,照亮了災民們心中的希望之路。
一個老管家跑了過來,對葛員外說道:“老爺,家中的糧食已經不多了。”
葛員外望著排著長隊的災民小聲問道:“按照今日這分量,還夠多長時間的?”
管家艱難地咽下一口唾沫,目光中帶著幾分憂慮:“照目前每日施舍的分量來看,存貨大抵還能維持十日有餘。隻是,自從鄰近的災民們得知咱家施粥的消息後,每日前來的人數愈發增多,我擔憂這些糧食怕是難以支撐到預期之時。”
葛員外聞言,不禁長歎一聲,眉頭緊鎖,仿佛連空氣中的寒意都隨著他的歎息凝重了幾分:“唉!這蒼天啊,真是半點也不體恤人間疾苦。好不容易盼來了個風調雨順的年頭,卻偏又遭此百年難遇的大雪災。你去傳我的話,施粥之事萬萬不可中斷,至於糧食的問題,我自會去設法解決。總不能眼睜睜瞧著百姓們活活餓死,於心何忍呐。”
對於這個老爺管家也沒有辦法,自從李振在漢國實行土地改革後,葛員外就將家中的九成土地都無償捐獻了出來。作為交換,當地官府將縣裡的一處煤礦開采權交給了葛員外,這讓葛家因此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