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到永徽四年前覺得還算正常,新君上位蕭規曹隨也沒錯,總得用幾年時間熟悉朝堂才好做事。
但是到了永徽四年就有些不對勁了。
一口氣乾掉吳王李恪,荊王李元景。
還有駙馬都尉房遺愛,駙馬都尉薛萬徹,駙馬都尉柴令武這位自己姐姐的兒子。
甚至還乾掉了巴陵公主、高陽公主?
就這幾塊料你說他能湊一塊謀反?李世民已經有些紅溫了。
接著,李世民又趕緊往下看去。
李治又流放了執思失力,江夏王李道宗,宇文節,把李恪同母弟蜀王李愔廢為庶人。
李世民的拿鼠標的右手肉眼可見的捏緊了,鼠標有些承受不住,發出慘叫聲。
出生!你是要毀了大唐江山嗎?
“趙卿,這記載確定無誤嗎?”李世民喘著粗氣問道。
“這個確實如此,不過也有陛下的責任。”
趙崢委婉的說了一下。
“朕的責任?朕難道還會留下旨意讓他去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李世民一臉震驚。
“那倒沒有,李元景薛萬徹確有證據,殺了也就殺了。但是像李恪,房遺愛高陽公主完全是長孫無忌清除異己的行為。”
“輔機跟恪兒高陽有何仇怨?”
“這就是剛剛說的跟您也有有些關係,您在立了李治為太子後,又問過長孫無忌吳王如何。長孫無忌是李治親舅舅,他不幫李治難道幫李恪?”
趙崢頓了一下又道:
“至於高陽公主本來是一個爭家產的案子愣是被辦成謀反案,時隔千年,我隻是推測這裡是長孫無忌排除異己的行為。
也可能是長孫無忌與李治在鬥法。這些人都是犧牲品,包括後麵記載的那些人。李治可能是個天生的權謀大家。”
“輔機想做權臣?”李世民震驚。
“我說一件事情,陛下可能就明白了。李治即位第二年改元永徽,這一年原東宮長吏、現輔政大臣尚書左仆射李世績反複請辭。
同年十月,李治無奈同意李世積請辭,令他以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身份繼續參與朝政。這一段記載於李靖李積的合傳當中。”
李世民作為鬥爭上位的皇帝,敏銳的嗅到了權力鬥爭的氣息。
“李積?”
“對,你駕崩後,李治為表對你的敬意,要求避諱世字,還活著的名字帶世的都不行。書麵需要用到世也都缺一筆。”
“也罷,朕倒要看看這個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