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調集手藝好的泥瓦匠,第一步是培訓!
是的,先培訓,煉焦爐其實有些危險的。
煉焦過程產生的煤氣,汽油,苯等多種化工副產品都是易燃易爆炸的。
尤其是苯,還t有毒,大意不得。
這也是煉焦爐雖然建的規模小,但是工藝卻是采用了最新工藝設計的原因。
而且大唐普遍識字率差,培養一個熟練工的成本還是挺高的。
趙崢可不想還沒煉出焦炭就先報銷了一批工人。
其次是必須讓這些工匠使用現代的標準單位,熟悉現代的工具,比如尺。
煉焦爐的設計,碳化室的比例,每個出焦孔的大小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的計算的。可不敢讓這幫人瞎搞。
給段綸的工作是安排人探礦。
煤炭在先秦叫聶石,漢魏稱石墨,晉朝稱石炭。
趙崢將煤炭的幾種古代稱謂告訴段綸,並提出一個臟兮兮的袋子,裡麵都是煤礦用於給尋礦的人做參照。
趙崢之前用手機查詢過長彬這個地方有煤礦的,距離長安城也不是特彆的遠。
煤礦廠建立在這裡也是比較合適的。
而且這還是個可以露天開采的礦,開采難度低,太適合大唐了。
所以直接建議找彬長地區的煤礦床,這裡古稱宜祿,北魏時叫白土縣。
在長安城的西北方向。由於行政劃分以及地名稱謂古今不同,趙崢隻能給個大概方位。
至於具體到煤礦的位置,對不起,我母雞啊,老老實實派人找吧。
還好,唐朝也有使用過石炭的,段綸覺得找到問題不大,就安排人去了。
這邊對於工匠培訓也是讓趙崢有些頭痛。
普通的建築工其實培訓起來並不難,缺的是需要會看圖紙會指揮調度的人才。
沒辦法趙崢隻能兩邊跑,自己去學圖紙,不然自己都不會,難道指望這些大字都不識幾個的工匠跟著教學視頻就能學會?怕不是連專有名詞都理解不了。
隻能自己頂上了。
趙崢考慮到鋼廠的配套設施,生活區等等需要不少建築工,但是自己對於,建造這些缺乏概念。於是先要了500個工匠分為10個班,每個班找個機靈的做班長,管理紀律,監督學員學打灰砌牆。
‘不夠的話,後麵再老帶新好了。’趙崢想著。
再嚴選20個有數學識字基礎的工匠單獨組成一個培訓班怎麼建造煉焦爐和小高爐。這部分不能出差錯。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趙崢直接買了11塊會議平板,幾套太陽能發電設備,再用u盤下載了教學視頻,11塊平板每天輪流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