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本想著李承乾先彆跟李世民說,等到玉米下來後,再說好了。
沒想到這倒黴孩子,昨天晚上吃完飯回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紅薯吃多了燒心睡不著,愣是連夜寫了一封奏疏。
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隨從趕去九成宮了。
導致的結果就是趙崢再次穿到大唐的家中時,李世民帶著李承乾就坐在自己客廳等著了!
“臥槽!你們怎麼在這兒,嚇我一跳!”
趙崢卻是被嚇了一跳。
本來下午過來看看,然後準備晚上跟程婉一起參悟雙修大道,以期早日修成元嬰正果。
沒想到一露頭就看到李世民父子目光灼灼的看著自己。
尤其是李承乾,他之前隻覺得趙崢來曆神秘,但是沒想到這麼神秘啊,突然就出現了。
自己阿耶還有這個便宜姐夫瞞的自己好慘,莫不是真的是仙人?
李承乾還在胡思亂想之際,李世民已經一雙大手抓住趙崢的手臂上了。
“賢婿,這麼大的事情,你怎麼不早說!”
李世民激動無比。
“現在說也推行不下去啊,不如等到秋收在跟陛下說,用事實說話不是更有力度嗎?”
趙崢有些無奈,偷偷斜了李承乾一眼,李承乾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怎麼會推行不下去,朕可以自己先種啊,這樣明年就有足夠多的糧種了!”
李世民依舊很激動。
玉米與紅薯的出現,他仿佛看到盛世在向自己招手了,畝產4500斤對比畝產70斤,足足翻了9倍。
意味著土地不變的情況下全部種植玉米理論上可以養活原來九倍的人口!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玉米適合北方種植,不是很適合南方,在南方種植玉米一般也都是當作輔糧小麵積來種的。
比如華北平原還是非常適合種植玉米的。
這裡可以推廣開來,北方基本可以成為糧倉了。
這年頭南方開發還不夠,現在還沒形成蘇湖熟天下足的盛況。
“陛下是不是忘記最早我送給陛下農書時說的話了?"
趙崢能理解李世民的激動。
李世民怔了一下,回想起趙崢當初說。
隻要堅持改善種植管理技術,走精耕細作的路,重視肥料的研發製作,小米完全可以從畝產70唐斤漲到300多斤。
“賢婿是說,精耕細作與肥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