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王城——平壤
榮留王高建武,屬於比較平庸的君主。
此人在唐朝建立後,武德二年與武德四年兩次派遣使者向大唐獻貢祈求修複與中央王朝的關係。
武德五年在李淵的要求下,送回流落遼東的漢人近萬人送回大唐。
武德七年李淵冊封高建武為高麗王,遼東郡王。
但是此人並不是真心臣服,所謂修好不過是自己剛登大位地位不穩的權宜之計。
一方麵阻止百濟、新羅向大唐朝貢,一方麵扶持百濟一起吞並新羅。
但是這個人識人用人都不行,與小國新羅交戰屢屢受挫。
貞觀五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派人去往高句麗收葬隋朝戰死的屍骨。
毀掉了高句麗人用隋軍屍體堆積的京觀。高建武感到恐慌,開始修建長城。
因為高建武的平庸,相對於大唐來說這個時候的高句麗還是相對溫順的。
高建武在位二十餘年一直對大唐稱臣。
由於李淵之前冊封高建武為高麗王,遼東郡王,本質上是承認了高句麗對遼東的所有權。
所以哪怕李世民有心對高句麗用兵但是卻一直不好找借口。
這次也不知道高句麗哪根神經搭錯了,可能是趙崢的出現讓高建武覺得修長城都不保險了,選擇鋌而走險一次。
但是這次也算是徹底芭比q了。
高建武看著擺在書案上的戰報,雙目呆滯無神。
玄菟、新城城破,守軍戰死5萬餘人,被俘8000餘,百姓被俘遷往大唐約11萬人。
自己勞民傷財修築的長城就好像一個笑話,一丁點作用沒起到。
附近屯兵所的士兵還被大唐掃蕩一空全部變成了唐軍的軍功。
“諸位臣工,唐皇點兵來攻,這該如何是好啊?”
高建武語氣惶急。
本來先有隋朝113萬來犯最後反而大敗而歸還被自家築成京觀的例子在。
高建武覺得就算自己打不過,但是隻要堅守唐軍不能把自己怎麼樣。
甚至如果強行攻城唐兵還會損失慘重,自己未必不能在上演一次大捷。
自己繼位後雖然沒有太大建樹,但是國力也還在增長。
怎麼如今麵對不到隋軍十分一的唐軍,自己家的城池就如同紙糊的一樣?
玄菟,新城連一天都沒堅守到就城破了。
高建武之前還嘲笑唐皇迂腐,來打自己還提前幾個月通知。
現在臉被打腫了才知道,唐皇是有把握吃定自己了,就是告訴你我來打你了,你也防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