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往返平壤金城,平壤那邊的主將是張儉。
趙崢是帶著李道宗的手書過來的,張儉自然非常配合。
連軍中六曹文官都被自己抓過來打工了。
當然趙崢不白用,每人30貫工錢,再加一箱康帥傅。
這些六曹文官一點兒也不抗拒了,不過辛苦幾天就能有30貫,這種好事兒哪裡找去?
得益於六曹文官都過來幫忙,招聘進行的非常順利。
兩個城第一天報名的就超過10萬人。
除了部分軍士確實年齡大了,或者身高差很多的。
大部分條件比較擦邊的也要過來體檢登記。
趙崢設置的是一個175的限高杠。
之所以設置這些條件限製,一方麵是為了方便後期采買軍用物資。
不然身高參差不齊,趙崢也不可能為了小部分人浪費精力。
另一方麵也是趙崢的私心作祟。
唐代男性的平均身高大概隻有166左右,有175180都是精銳士兵了。
趙崢想讓更多的士兵能留在遼東。
這些人給趙崢賣命,趙崢自然也不會虧待他們,天氣漸漸轉冷。
趙崢直接定了十幾萬件軍大衣,還有大量8斤棉被。
在給足待遇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願意留下,而且趙崢更希望他們能把家人也帶到遼東。
這麼多土地沒人種可惜了。
隻有漢人多了,趙崢才好去同化這些扶餘人。
這次來應聘的軍士,都是手拎著鞋,然後昂首挺胸從杠子下走。
碰到了的,就留下,碰不到的不合格的,領一桶泡麵各回各家。
不同於阿三家的征兵想方設法含胸駝背放讓自己不合格,這幫大唐的軍士為了合格,還有偷偷給自己襪子裡墊東西的。
趙崢理解他們想掙錢的想法,所以隻要不是太離譜的,隻差一點點的趙崢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通過了。
然後就是年齡的二輪篩選,如果超過30歲,但是是軍官身份的,則可以留下。
對於趙崢來說這些都是基層骨乾,全是大頭兵,這仗還怎麼打?
從頭培養基層軍官也是需要時間的,趙崢要的是他們馬上能形成戰鬥力。
而且軍官身份的,擔任過五十人隊隊長隊副,軍法官的。
待遇再提一級,隊長40貫,對副、軍法官35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