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一塊發麵團,搓圓壓平,填入豆沙餡,邊轉邊按,收口,捏成圓餅,置於濕布上,按扁成形。
油鍋燒至五六成熱,將餅下鍋,炸至金黃即可撈出。
熱騰騰的炸糕拿一個在手,一口咬下,雖被燙得一縮,但仍堅韌地品嘗了第一口剛出鍋的美味。
外皮蓬鬆酥脆,內餡綿軟甜蜜,一口下去,幸福感油然而生。
再來一口現榨的甜豆漿,全身舒暢,心情頓時明媚。
今日陽光正好,清早兩個炸糕下肚,保證一天心情都美美的。
一個吃完,順勢又拿起第二個。
易觀懂得適可而止,吃了兩個便停手,畢竟炸食不易消化,不宜貪多。
酒足飯飽後,他將剩餘的豆沙餡炸糕悉數做好,放進保鮮盒,隨後著手準備菜餡的。
待一切準備就緒,他騎上三輪車,直奔不遠處的公園大門擺攤。
這禦湖公園彆具一格,遍植綠樹,設有多處休憩區,卻不設任何娛樂設施。
免費開放,任人進出,成為附近居民晨練漫步的好去處。
早晨時分,許多人不遠萬裡趕來散步跑步,一派熱鬨景象。
因此,公園入口處也是早餐小販的聚集地。
易觀到這裡時,已算來得遲的了。
包子、煎餅、煎包、豆漿、粥……各類早餐琳琅滿目,熱鬨非凡。
買賣興旺,早晨趕路的上班族也不忘光顧,為的是這兒的一口早餐。
今兒看來,買賣斷不了。
易觀發出出攤信號,無需定位,自有人尋味而來。
“這油炸糕怎麼標價?”
“五塊一對。”
成本低廉,手藝簡便,易觀並未獅子大開口。
“來兩甜的。”
“得嘞!”
易觀手腳麻利,整理攤位,隨即起火烹油,油溫適中,油炸糕躍入油花。
緊鄰是個賣煎餅的小哥,年約三十,瞧見油炸糕也忍不住要了兩份。
“老兄,來倆菜餡的。”
易觀細致,兩鍋分彆炸製甜鹹,互不串味。
小哥見易觀也是年輕人,邊忙活煎餅邊搭起了話。
“許久不吃油炸糕,少見呐兄弟,你常在哪兒擺攤?”
“地兒多了去了!”
易觀笑著回應。
轉瞬,油炸糕已出爐,直交二人手中,他則繼續下一輪製作。
比起煎餅,易觀的油炸糕更省時。
家中預先備好半成品,現場炸製即售。
那邊煎餅攤前,每位顧客都需靜候兩三分鐘方得一口美味。
“我家臘月必做油炸糕,母親的手藝也是極好。”
“我們那,年關將至也做油炸糕,小時吃得頻繁。”
一姑娘手握煎餅,又至易觀攤前添購油炸糕。
“老板,你這油炸糕真香,像家裡的味道,黍子磨成黃米,再變成黃澄澄的麵團做成!”
她憶起北方家鄉,年近時總隨母至磨坊。
小鎮上的磨坊,機器轟鳴,塵土飛揚,如今卻已關門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