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吃著,黃衛找了過來。
梁永豐指了指旁邊的座位。
“人選的怎麼樣?”梁永豐問。
“已經選了二十幾個,都是身體最好的!”黃衛坐下,也要了一份砂鍋粥,“我打聽了一下,前幾年,東莞這邊做龍舟的廠子大都倒閉,隻有中堂那邊還有廠子做龍舟!”
“那就去中堂!”梁永豐道。
他手下雖然也有木匠,卻不會做龍舟。
而且這邊的龍舟長差不多30米,恐怕不是他手下最高不過初級的木匠能做的。
幾人從莞城一路向西,沿途見到不少村正在辦“起龍”儀式。
此時的龍舟多用鬆木製作,每年端午節龍舟賽後,他們就將龍舟沉到河底,故意用淤泥覆蓋住。
在這種厭氧的環境裡,昆蟲無法生存。
不間斷的水流,也會帶走變色菌、木腐菌等微生物。
再加上水底一年四季的溫差也比地麵更小,水的浮力,還能保證龍舟各個點均勻受力,讓木質纖維穩定,不會出現應力變形。
其保存效果,要遠比放在地麵好。
而且還不占地方,不用花費人力、物力。
每年農曆四月初,各個村就會將龍舟從河底的淤泥裡挖出來,將龍舟衝洗乾淨之後,抬到岸上晾曬。
晾乾,修理好破損處之後,再重新塗上桐油,迎接接下來的龍舟賽。
中堂公社位於整個東莞的最西邊,公社四麵環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水鄉。
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讓這裡的人善於造船。
算上前次過來買地,梁永豐已經來過中堂兩次了。
兩次都是坐船過的河,目前這裡連一座橋都沒有。
中堂公社的黃主任就站在岸邊等著梁永豐。
“梁老板,聽說萬江那裡的廠房已經開始建設了,我們這邊的廠房什麼時候開建?”黃主任一見麵就迫不及待的問。
“黃主任,不是我不願意開工,我跟港商不止一次推薦過你們,可是中堂對外聯絡連座橋都沒有,港商不願意來。我也沒辦法!”梁永豐道。
“還要等橋建起來?”黃主任歎了口氣。
“這樣吧,我再買200畝地,今後你們的魚獲、糧食,我們優先采購,另外再跟你們定做一條龍船,怎麼樣?”梁永豐道。
“好吧!梁老板這邊請!”黃主任走在前麵,邊走邊道,“梁老板真是好眼力,彆說東莞,就是到了惠州、廣州,要說做龍舟的手藝,我們中堂也是數得著的……”
走了沒多遠,來到黃主任所說的公社造船廠,梁永豐登時有些失望。
整個船廠顯得非常破敗,大門敞開,靜悄悄的,似乎連個人都沒有。
黃主任喊了半天,才出來了一個看起來50歲左右的男子。
“老馮,這位是梁老板,是來找你們做龍舟的!”黃主任道。
男子這才應了一聲,“進來坐吧!”
走進船廠,梁永豐才發現裡麵的空間非常巨大。
那個被稱作老馮的男子衝他們道,“我去叫人!”
可是足足過了半個多小時,也沒見老馮回來。
“這個老馮!”黃主任有些生氣的道。
梁永豐也有些不耐煩,他暗自打開了係統。
可是剛一打開,就是一愣,就見他的名字下麵,出現了一個不停閃爍的信封式樣的圖標。
點開後,梁永豐發現自己的名字下多了一堆技能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