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出發前,梁永豐先找了個郵筒,把信寄了出去。
中環是香港的經濟中心,人流密集,各色人等都有,誰也查不到是他寄出的信。
今天梁永豐的主要活動是視察廣東商業地產公司和永豐精密機械公司。
兩家公司的辦公地點不約而同都選擇了港島北角,這裡距離中環隻有十分鐘左右的車程。
看著道路兩邊的建築,梁永豐感覺有些熟悉,這裡很像後世深圳某些地方。
兩人介紹說,辦公地點之所以選在北角,首先是因為便宜。
雖然北角距離中環隻有十分鐘左右的車程,但是租金隻有中環的五分之一到八分之一,上環的三分之一。
手下替他省錢,梁永豐當然滿意。
其次因為北角是香港工業的發源地。
1919年,北角發電廠開始運作,這是當時港島唯一的發電廠。
現代工業離不開電,從那以後,北角就成為了在香港開廠的第一選擇。
1958年,老黃瓜還在做塑料花的時候,就在北角建起了他的第一幢工業大廈。
雖然1978年,北角發電廠就被關閉了,但北角至今仍然是香港最主要的工業區之一。
聚集在北角的企業,有做塑料製品的,做玩具的,做電子的。
正好跟永豐精密機械公司形成產業互補。
同時也是廣東商業地產公司的重要客戶。
第三,因為北角的交通方便。
中環是香港的經濟中心,香港最大的銀行、律師事務所都在中環,政府部門也集中在中環。
兩家公司很多業務都要到中環辦理。
從北角到中環很方便,不用過海。
如果是從彌敦道去中環,還要走紅磡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是要收費的。
1980年,出租車過紅磡海底隧道要收5港幣,貨車要收8到15港幣。
收費就算了,更麻煩的是海底隧道還經常堵車。
堵車時間,短則半個小時。
長的話,幾個小時都有可能!
雖然兩家公司同在北角,但是周餘和龔少傑沒有選擇同一棟大樓。
梁永豐先去了廣東商業地產公司。
周餘租的辦公室,就位於一幢工業大廈內。
此時北角的樓群,就是香港典型的工業大廈模樣。
大樓的形狀一個個都跟立起的火柴盒似的,相互的距離也非常近,有些甚至肩並肩挨著,連個縫隙都沒有,比握手樓還要誇張。
這些工業大廈往往要蓋**層,甚至十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