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湯沒端出來?我去端。”鄔常順起身,他嘶口氣,說:“才吃的時候不覺得,吃多了還挺辣。”
陶椿伸出去的手頓住了,她暗道不妙,做出一道好菜的歡愉讓她暈了頭,竟是忘了胃有毛病的事了。
她端來蒸的南瓜,這才是她養胃的菜。
“誰喝米湯?”鄔常順直接把裝米湯的盆子端出來了,“灶台上還放了兩碗米湯,老三,是不是你們兩口子的?”
“是她跟小核桃的,你去端出來。”鄔常安說。
薑紅玉扭頭看他一眼,她故意問:“她是誰?”
“對啊,是誰?”陶椿也問。
“是嬸嬸?”小核桃不確定了。
薑紅玉給孩子舀一勺蛋羹,說:“快吃飯,大人說話小孩不能插嘴。”
“是我嗎?”陶椿挾一坨南瓜喂嘴裡,她不解地說:“我也有名字啊。”
鄔常安不搭話,他心想他可不曉得女鬼的名字。
鄔常順端兩碗米湯出來了,一碗遞給小核桃,一碗放在老三手邊,抬手的時候朝老三頭上拍一巴掌,這一巴掌他早就想打了,在媳婦麵前裝腔作勢算什麼本事。
鄔常安吃下啞巴虧,他把米湯碗挪到陶椿手邊。
“給,陶椿。”
陶椿笑眯眯地端碗喝一口,她衝薑紅玉一笑,這個嫂子真不錯。
飯吃完,陶椿收拾碗筷進灶房,她揭開鍋蓋一看,鍋裡乾乾淨淨的,飯都吃沒了。她不由啞然,一時拿不準這家人的胃口。前一天的午飯是薑紅玉做的,就炒了一大盤酸筍臘肉外加兩碗蒸蛋,四個大人一個孩子,這點菜在她看來有點不夠吃,但其他人都沒意見。今天她多炒了一小盆田鼠肉,最少也有兩斤,她估摸著菜會吃不完,然而盆光碗光。
想到這兒,陶椿打開食櫃,早上蒸的饃也吃完了,稀飯也沒剩下。她算是明白了,這幾個人胃口都不小,但能將就,飯菜多就多吃,飯菜少就少吃,吃不吃的飽無所謂,有吃的就行,反正不抱怨。
挺好養,陶椿心想,有這樣的家人,下廚的人發揮的空間很大,就是頓頓做飯也沒多少怨氣。
“弟妹,我們先下地了啊。”薑紅玉走時來打招呼,“我們把小核桃領走了,還送去小叔家,你們傍晚回來做飯的時候把她領回來。”
陶椿應好。
“我看你喜歡吃南瓜,倉房裡還有一個,吃完了我再從地裡摘,我今年種了不少。”薑紅玉又交代一句,她牽著小核桃走了。
陶椿拿著勺子從灶洞裡舀一勺草木灰倒水裡洗碗,她往外看,大聲問:“還有人在家嗎?”
鄔常安剛摟柴回來,聞言問:“我還在,有事?”
“沒事,我還以為你也下地了。”
“我還要給狗烤田鼠。”鄔常安把柴堆在破瓦罐裡,這是兩隻狗吃飯的東西,就是燒壞了也不心疼。他進灶房拿來火折子點火,火燒旺了,他把剩下的七隻死田鼠丟進去。
陶椿出來舀水聞到了皮毛燒焦的味道,之後洗完碗再出來,肉香味取代了焦臭味。
“我們晚上吃什麼飯?”她問。
“煮粥。”
“我早上看米缸裡沒多少米了,倉房裡還有稻子?”陶椿問,“你們今年種水稻了嗎?也該收割了吧?”
“沒有,我們陵裡水少,沒湖,河都像花生地旁邊的河,水麵窄水還淺,種不成水稻。”鄔常安跟她說,“快出公主陵的山腳地勢低,幾條小河和山泉水都彙過去了,那邊有一片地能種水稻,我跟我大哥每年能去換兩擔稻子。”
“兩擔稻子肯定不夠吃,你們還從山外買?”她問。
鄔常安深深看她一眼,他垂眼說:“山裡的陵戶之間也能交換肉糧和皮毛,我們陵裡水田少,但山貨多,能拿山貨去跟水田多的陵裡換糧食。這相當於山外的集市,山裡的陵戶都知道。”
他著重強調最後一句。
陶椿沉默,她的記憶跟這個身體的記憶相互交互又存在隔閡,這個身體的記憶不屬於她,她沒親身經曆自然不能感同身受,很多事情不刻意回想壓根沒印象。她甚至能察覺到,屬於原主的記憶已經漸漸模糊,那些細小的事情,如果不是經他人提醒,她壓根不會去想。
她這會兒生出一種預感,或許是三個月,或許是半年,這段時間內,她的腳步不去碰觸原主十歲之前在深山裡接觸的東西,這段記憶會徹底消失,她再努力回憶也想不起來。就像她前世的記憶也會慢慢變淡一樣,舊的東西會被新的覆蓋。
如果記憶能塑造人,她最後會成為另一個人,山裡的一個新陵戶。
鄔常安見她臉上的表情越來越複雜,他深怕她猛地一下子露出鬼臉來,趕忙打狗一巴掌喚醒她。
黑豹無故挨打,它嗷地叫一嗓子。
陶椿回過神,她抬頭看天,這時才醒悟過來這場奇遇意味著什麼。
“米吃沒了沒事,入冬之前我們會去抱月山趕集,到時候能換回新稻子。”鄔常安斟酌著續上先前的話。
“抱月山離定遠侯陵太遠了,我隻聽說過,沒去過,我爹娘或許也沒去過。”陶椿解釋一句。
“是不近,抱月山在勤王陵的範圍內,相當是龍尾的位置,山南邊是大片的湖,好些吃魚的鷺鳥在湖邊的竹林裡築巢,聽說這些鳥隻吃魚,不禍害稻子,所以那邊的陵戶種的稻子能收不少,撇下自家吃的,還能拿出一部分來交換。”鄔常安老老實實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