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聽了朱元璋的話恍然。
想想也是,那可是一支兩三千,且轉戰南北數十年,立下無數戰功的精銳之師。
若無朝堂上的君臣暗允,一個總兵,怎會為了省下軍餉、賞銀這種理由將之屠殺?
朝廷就算再缺錢,也不至於缺少這麼點錢吧?
這時,朱元璋又對劉寬道:“先前咱說那嘉靖必是個昏庸無能之輩,你說咱說錯了。那這萬曆肯定是個昏庸無能之輩吧?”
劉寬道:“萬曆皇帝確有些庸碌無能,但最主要的是昏聵自私——後世人談及大明滅亡之事,多說明亡於萬曆。”
“萬曆皇帝衝齡踐祚,在位前十年實為內閣首輔張居正主管朝政,掀起對大明諸多弊漏的改革。”
“張居正改革涉及吏治、財稅、軍事等多個方麵,總體而言頗有成效,大明因此一改嘉靖、隆慶兩朝頹勢,勉強稱得上兵精糧足。”
“張居正病逝後,萬曆皇帝方親政。他雖恨張居正,並廢黜部分新政,卻也保留了部分,親政初始也有心作為,甚至想比張居正做得更好。”
“然而其人既乏天資,又不夠自律,僅三四年便倦怠,開始沉湎酒色,荒廢國事,一心隻想充實內帑,滿足私欲。”
“待其在位中期,又想廢掉太子,立寵妃之子為儲君,朝臣不允,因此引發國本之爭,繼而開啟了直至大明滅亡都未結束的黨爭。”
“萬曆皇帝乾脆學他的爺爺嘉靖,不再上朝——嘉靖不上朝,是因為在幕後更容易操控朝堂。然而萬曆不上朝,卻是真的棄國事與不顧。”
“據說萬曆中晚期,內閣閣臣經常不過一兩人,或兩三人;督察院、六部等部門,職位也多有空缺。”
“萬曆不理國事,隻顧私欲,卻又發起了萬曆三大征,耗儘了嘉靖、隆慶以及張居正主政時國庫積攢的錢糧。”
“又因為疏於邊事,西南土司、東北女真也都在萬曆朝崛起,時有叛亂。”
“便是西南緬國、東洋日本、西洋強國,也都覬覦大明,相繼有過攻占或殖民大明的計劃。”
“清朝太祖努爾哈赤,也是在此期間成長起來,於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
“又在萬曆四十七年宣布‘七大恨’檄文,公開反明,並於薩爾滸之戰中大敗四路明軍,殲滅近十萬邊軍將士,由此占據遼東,奠定後金基業。”
“萬曆皇帝雖然在位時間長,但因嗜好甜食,又常年宅在宮中,沉湎酒色,懶於運動,身體並不強健,於萬曆四十八年病逝。”
“萬曆皇帝去世後,太子即位,年號泰昌,但在位僅一月,便因‘紅丸案’去世。”
“之後泰昌皇帝長子,年僅十五歲的朱由校即位,是為天啟皇帝。”
“但天啟皇帝僅在位六、七年,又因溺水病逝。天啟無子,於是由其弟,十七歲的朱由檢即位為帝,也是崇禎帝。”
說到這裡,劉寬停了下來。
朱元璋問:“崇禎在位多少年?”
“十六七年。”
朱元璋麵帶冷色地道:“也即是說,那萬曆去世不過二十來年,大明便亡了。”
劉寬道:“北京城破,崇禎自縊殉國後,先後有數個藩王在江南繼承大明國祚,但大多不足一年便為清虜攻滅,且還存在二三人同時稱帝,互相攻伐爭奪正統的情況。”
“也就最後一位永曆帝堅持的時間久些,但那時大明僅剩西南一隅之地,且永曆帝並無實權,多數時候都為軍閥傀儡。”
“所以,後世的看法便是,大明在北京城坡、崇禎自縊殉國後,便算是亡了社稷。”
朱元璋聽了劉寬這番關於萬曆及後續幾位皇帝的粗略講述,其實對晚明之事是存在不少疑問的。
比如何為萬曆三大征?
何為紅丸案?
那張居正究竟有無造反之意?
天啟皇帝溺水病死是否有蹊蹺?
等等。
可正因疑問太多,朱元璋才沒急著問。
不過有一件事他卻是確定了——後人說大明亡於萬曆,多半是沒說錯。
回想了一遍劉寬所說的萬曆種種作為,朱元璋忍不住哼道:“咱真是恨不得如你一般,穿越到那萬曆朝,將那個不肖子孫狠狠地揍一頓才解氣!”
劉寬心道:老朱你若真回到萬曆朝,就不隻是想揍萬曆一頓那麼簡單了,怕是會殺得人頭滾滾,乃至帶頭造反,重造大明。
朱標對萬曆朝的事也頗為感慨,但到底不如朱元璋那麼憤怒。
此時反倒過來勸慰朱元璋,“父皇,由此可知,子孫賢孝與否,實為難以預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