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買一個知縣,都要四千六百兩銀子。官員就算做到死,這筆錢也賺不回來。所以注定他們任職之後,是要大貪特貪的。
如此一來,他們肯定會營私舞弊,貪贓枉法,導致民眾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項南正是知道這一弊端,所以堅決禁止捐納,並考慮在將來逐步剔除捐納所得的官,以此來提高官員的廉潔度。
……
就在項南推動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時,後宮內,富察琅嬅也提出後宮眾嬪妃應該克勤克儉,並帶頭表示不再穿江南所進貢的昂貴衣料,也不再佩戴名貴的珠寶首飾。
另外,日常的胭脂水粉、炭火等也要減半分發,就連伺候阿哥、格格的人都要減半。
她身為皇後,乃是六宮之主,如今帶頭提倡節儉,誰敢反對,當下眾嬪妃也隻得無奈答應。
項南聽說之後,卻是表示支持。
宮中開銷主要有采辦、賞賜、祭祀、修繕等幾項,其中采辦包括食物、酒類、衣料、珠寶、文玩、炭火等等等等。
賞賜、祭祀、修繕都節儉不得,隻有在采辦上節約一些。
明朝時,宮廷每年開銷約在百萬兩白銀左右。清朝初年,宮廷開銷每年也在七十萬兩左右。
直到康熙厲行節儉,將每年開銷壓縮到七萬兩。
一方麵,他裁減各宮人手,除了皇太後、太皇太後居住的慈寧宮、寧壽宮外,其他地方的宮人大幅裁減,總共隻留下一百多名宮女。
一方麵,他在飲食上也不講究,平時隻吃兩頓飯,而且每頓飯隻有一道菜,“食雞則雞,食羊則羊,不食兼昧,餘以賞人。”
他還壓縮朝廷宴飲的費用,規定每桌的標準不得高於八兩銀子。而且,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他也不追求什麼古董珍玩,出外遊玩時,撿些樹根、石頭、獸角、爪牙之類,稍事修飾之後作為擺設。甚至他宮中的地毯,鋪了四十年都沒更換。
而雍正即位之後,延續了康熙的節儉作風,每年將宮中的開支,也壓縮在十萬兩白銀左右。
倒是史書記載,乾隆繼位之後,宮中開銷激增,達到每年兩百萬兩之巨。
而兩百萬兩,相當於十萬戶人家一年的收入,占到朝廷歲入的百分之四左右,當真非同小可。
這筆錢若是能省下來,無論用於賑災還是治河,都將是百姓之福。因此項南讚同琅嬅的做法,認為節儉一點是沒錯的。
為此特地寫了“戒奢崇儉,嚴身律己春常在;養正祛邪,積善修仁福永存”的對聯,讓內務府裝裱之後送給琅嬅。
琅嬅收到這幅對聯加獎,自然很是開心,於是厲行節約行動,便在宮中推行開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