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們!今天咱們要一起來探索人體中一個超級重要的“空氣處理器”——肺臟。
肺臟就藏在咱們的胸腔內,它可是人體呼吸的大功臣呢!從氣管開始,支氣管在肺內不斷地分支,就像一棵大樹的枝丫,總共有2325級,最後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肺泡。肺臟有左右兩兄弟,左邊的肺有上、下兩片“葉子”,右邊的肺更厲害,有上、中、下三片“葉子”。
咱們的肺就像兩個充滿空氣的大口袋,在胸腔裡一左一右,中間被中央縱隔隔開,這裡麵可藏著不少寶貝,像心臟、胸腔大血管、胸腔氣管、食道、胸腺等等。不過要注意哦,心臟這家夥可不是對稱的結構,它老是往胸腔左側跑,對左肺的影響可比右肺大多啦,所以兩個肺的解剖結構並不是完全一樣的,就像一對性格有點不同的雙胞胎。
每個肺都被一層膜包裹著,這層膜叫胸膜,又分成臟層胸膜和壁層胸膜。臟層胸膜緊緊貼在肺上,就像給肺穿了一層貼身的衣服;壁層胸膜則排在肺腔裡。它們之間的胸膜腔,通常會有一層薄薄的液體,就像給肺做了個小小的“水床”。
在每個肺的內側,有個叫肺門的地方,肺根就從這裡穿過。肺根就像是肺的“生命線”,由主支氣管、動脈、靜脈等結構組成。
咱們的肺啊,又輕又軟,像海綿一樣。每個肺都有一個尖尖的頂和一個凹下去的底。還有三個麵:肋麵、縱隔麵和膈麵;三個邊:前邊、下邊和後邊。
肺尖就像肺的“小腦袋”,在頸部根部第一肋骨水平之上,有點鈍鈍的。肺底呢,就是肺放在膈肌上的那個凹下去的麵。右肺比左肺更大、更重,但卻短一些、寬一些,這是因為橫膈膜的右圓頂更高,而且心臟和心包更靠左。右肺被橫裂和斜裂分成了上、中、下三葉,在肺的各個麵上都能看到這些“分界線”。左邊的肺呢,有一個左斜裂,在所有麵上也能看到,把左肺分成了上葉和下葉。而且左肺的前緣還有一個深深的心切跡,這是因為心臟往左偏造成的,就在上葉的前下方留下了一個印記,還形成了一個像小舌頭一樣的突起,叫小舌。小舌能伸到賁門切跡下麵,呼吸的時候就在肋縱隔隱窩裡進進出出。
再看看肺的表麵。兩個肺的肋麵都又大又光滑還凸凸的,和肋胸膜挨著,肋胸膜把它們和肋骨、肋軟骨還有肋間肌分開。肋麵的後麵還和胸椎體挨著,有時候也叫肋麵的椎骨部分。肺的膈麵也是凹進去的,形成了肺的底部,就放在膈肌的圓頂上。右肺的凹陷更深,因為下麵有肝臟這個“大家夥”,把右圓頂頂得更高了。最後是肺的縱隔麵,也是凹進去的,因為它要和中縱隔裡的心包、心臟打交道。這個麵上還有肺門,是肺根進出的地方。在經過處理的屍體上,能看到肺縱隔麵上有幾個壓痕。在右肺上,有給食道和奇靜脈弓留的凹槽,因為奇靜脈弓在肺門上麵,流進上腔靜脈,所以右肺就有了這個凹槽。兩個肺上也都有心臟留下的印記,左肺上的可要大多了,因為心尖是指向左邊的。左肺還有主動脈弓的凹槽,還有降主動脈和小小的食道區域。
再說說肺的邊。前邊就是肋麵和縱隔麵前麵相交的地方。右肺的前邊幾乎是直的,左肺可就不一樣了,因為有心切跡,所以跑偏了。下邊薄薄的、尖尖的,把肺的膈麵和肋麵、縱隔麵分開,還伸進了胸膜的肋膈隱窩。後邊是肋麵和縱隔麵向後相交的地方,寬寬的、圓圓的,就在脊柱胸椎區域的旁邊。
肺通過肺根和縱隔連著,肺根裡有支氣管、支氣管血管、肺動脈、上肺靜脈、下肺靜脈,還有肺神經叢和淋巴管。在右肺根和左肺根的切片上,能看到主支氣管的位置,還有肺動脈和靜脈的關係。不過要記住,每個人可能會有點小差彆。一般來說,主支氣管就在兩個肺根的後中邊界那裡。根據切片的位置,在右邊能看到主支氣管分成上葉支氣管和中葉支氣管,左邊則分成上葉支氣管和下葉支氣管。支氣管在解剖的時候最容易認出來,因為摸起來它的軟骨結構硬硬的。肺動脈在左根和右根上都是最高級的結構。在右邊,還能看到肺動脈的前兩個分支。上肺靜脈和下肺靜脈在兩個肺根上都是最前麵、最下麵的結構。
這些根就像植物的根入土一樣,通過肺門進出肺。肺門裡麵,朝著中央縱隔的地方,肺根被胸膜壁層和臟層包在一個連續的區域裡。在肺根下麵,壁層胸膜和臟層胸膜的這種連續性就形成了肺韌帶,在肺和縱隔之間伸著,就在食道前麵。肺韌帶是兩層胸膜中間夾著一點結締組織。
肺還有兩個淋巴叢,一個淺層的,一個深層的,它們能自由交流。淺層的或者說胸膜下的神經叢在臟胸膜深處,能把臟胸膜和肺組織裡的東西引流出去。從這個神經叢出來的淋巴管會流到肺門區域的支氣管肺淋巴結或者肺門淋巴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