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馮正明說,他覺得乾飯鋪也做炒菜,和彙泉樓不會有任何的衝突。
在場的記者們都更加好奇?
不太理解,為什麼馮正明會覺得兩家店沒有衝突?
因為在記者和在場不少人看來,兩家店都是馮正明經營,後廚裡的很多菜可能也會相同,這麼一來怎麼會沒有衝突呢?
電視台來采訪的女記者把這份疑惑向馮正明問出。
馮正明微笑解釋:“因為乾飯鋪雖然會做炒菜,但是一些比較貴的菜,乾飯鋪這邊是不會做的,這裡就像是大家的單位食堂,主要賣的是把子肉那些,炒菜也多是一些家常小炒為主,讓大家有一個實惠吃飯的地方。
彙泉樓曾經是泉城知名的老字號,我既然接手了,自然是要比肩昔日老字號的形式和規模去做。
在我的設想中,彙泉樓要成為我們泉城,乃至全省的魯菜代表酒樓。
所以在彙泉樓,大家將來會品嘗到很多經典魯菜,以及我們這些年輕廚師,在傳統技法基礎上,用現在天南海北不同地方材料,做出的一些創新魯菜。
如果大家將來需要進行一些宴請,歡迎選擇我們年輕廚師接手的彙泉樓。”
馮正明的這番解釋,倒算是順便借用今天乾飯鋪的開業,給彙泉樓又再次做了一次廣告。
接下來的時間裡,記者們也是分彆對內外排隊的顧客,還有排到檔口前點菜的顧客,還有鋪子裡坐下來吃的顧客都進行了采訪。
顧客們普遍的反應都是非常興奮,覺得裝修過後馮家乾飯鋪這樣經營模式很新穎。
還有就是覺得,馮家乾飯鋪把子肉和菜的味道還是沒有變。
“現在這樣點餐好像是比以前更加方便了,把子肉、五香脫骨豬蹄、四喜丸子還有肘子,都可以在這邊直接交錢取的,點菜的時候,點了菜交了錢,拿到號碼牌不用在這邊等著,會有專門上菜的給送到麵前。”
“對啊,這種方式真的很好。”
“有些像是那些快餐店,但是又有那種點菜餐館的感覺。”
“沒錯,方便大家點餐,也不用一直排隊守在這。”
“關鍵上菜的速度也很快的。”
“哈哈哈,上菜速度快,主要還是這邊基本都是小炒的緣故吧?”
“沒錯,都是小炒,但是小炒就應該要上菜足夠快。”
“我去馮老板的大排檔吃過好多次,裝修後的這個乾飯鋪,跟大排檔真的特彆像,感覺讓人很舒服,也願意來吃。”
“我覺得比大排檔還要方便。”
不少經常去吃大排檔的顧客,都覺得乾飯鋪裡的這樣形式,比他們去吃大排檔還要更方便。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去大排檔吃飯往往還需要叫上三五個朋友一起。
現在到乾飯鋪來吃飯,完全不用叫朋友一起,自己一個人來,買上一份把子肉乾飯,或者是要上一個豬蹄,又或者來上一些肘子肉下酒。
如果想吃個小炒,也可以點上一份小炒先喝酒再吃飯。
真是一種讓顧客們覺得相當愜意自在的形式。
第一天開業,生意的火爆,也是讓馮正明和後廚相當忙碌。
其中把子肉馮正明更是提前準備整整五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