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進來就喊著要媳婦,引得眾將哈哈大笑。
劉辯生氣嗔罵道“你打仗就是為了娶媳婦嗎?一身血汙,先去洗漱換身常服。”呂布悻悻退下去換洗。
呂布是做主帥培養的,心性大有進步,但是惰性難改,兵書、文籍時常看不了幾頁就瞌睡起來,軍議討論計策也多心不在焉。劉辯為此想到王允的義女,或許她能調教好呂布。
王允任職司徒後工作也不順心,袁隗雖已告老,但是袁氏門徒還在朝中,王允想做些事阻力重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呀。
前些日子,王允忙於籌集戰略物資,勞神病倒。劉辯作為皇帝,按例前去探望。
在王府劉辯有幸見到王允的養女,養女名叫王蟬,生於夏季,本姓李,是王允好友的遺腹女,前朝黨錮之亂,好友被宦官陷害致死,王允偷偷保下好友血脈,對外謊稱王蟬是自己姬妾在老家生的女兒,19年來一直養育在身邊。
許是跟在王允身邊,受到政治熏陶緣故,雖然王蟬容貌絕美,身段婀娜,眉如遠山含黛,目似秋水盈盈,唇若點櫻朱紅,但是不愛紅妝、刺繡,偏愛時政、軍務。淺淺交談,對現今局勢,敵我態勢分析十分獨到,更是提出了三勝三敗的觀點。
漢軍有三勝。一是人和,內奸已除,上下一心,必能攻堅克難;二是地利,洛陽城高牆厚,易守難攻;三是智勇齊全,勇者、智士都在漢軍。
董卓有三敗。一是嗜殺,草菅人命,必失民心、軍心;二是內鬥,內部派係太多,患不均必內鬥;三是不義,叛君叛國,違背綱常,必被群攻之。
王允對養女是又喜又憂,喜是女兒能幫自己出謀劃策,解決不少煩心政事,憂是女兒此性情、喜好不討婆家喜歡,這都19歲了,還未婚配說媒。
麵對王允憂愁,劉辯也是滿口答應給婚配個好人家。
去王府路上,劉辯看著傻樂嗬的呂布,心裡不免打鼓,有種帶著黃毛去拱人家白菜的既視感。暗道“不會為此,王允要刺王殺駕吧。”
劉辯穩穩了心神,給呂布提前打個預防針“那個,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朕隻給你引薦,彆人看不上你,可怨不得彆人。”呂布頗為自信“陛下放心,我也是十裡八鄉的俊俏小生。”
王允早早等待門口迎駕,滿臉笑容。直到看到劉辯身後的呂布,王允的臉直接僵住。王允位列三公,世家之後,書香門第,呂布隻是一個雜號將軍,出身白地,雖說王允不是那種勢利眼,但是兩者地位懸殊太大。更何況這是寶貝女兒的終身大事,呂布剛勇無謀,在王允心裡怎麼都覺得呂布配不上王蟬。
入府登堂,一陣家常閒聊之後,王允極不情願地叫王蟬出來見禮。估計王允偷偷叫下人傳話,王蟬竟然素顏出來,雖未濃妝,卻也有一種素淨之美,如水墨畫中的仕女。
呂布人都看直了,直愣愣地盯著王蟬看。王允敬茶都渾然聽不見,兩顆眼珠釘在王蟬身上。王允氣急,將茶碗往桌上砸去,才驚醒呂布,慌忙回敬。王允氣憤望向劉辯,劉辯也隻能裝看不見,低頭喝茶。
王蟬還好,落落大方,應付自如,隻當參加詩賦會,多認識一位朋友。
隻是攀談了幾句,呂布就露了怯。
談論詩賦,首推就是當今文學大家蔡邕,王蟬連唱兩首蔡邕詩賦,呂布除了拍手叫好,說不出任何讚詞、卓見,用詞蒼白無力。反問呂布所賞識文學,連一個五言詩都背不出來。
王蟬略有失望,又想呂布是個將軍,時政、軍務應有見解,將話題引到當下局勢。誰知呂布毫無重點,隻顧炫耀自己如何勇武,在萬軍之中嘎嘎亂殺,說到興起,還吐槽起賈詡,說所用計策就是小人伎倆。
劉辯在一旁攔都攔不住,隻好和王允庫庫喝茶。
王允看著女兒越來越失望神情,內心樂開了花,心想家裡白菜是安全了。
呂布人簡單,但不是傻子,感覺到王蟬越來越失望的神情,話題回應也越來越少,知道自己未得美女歡心。短暫尬場後,呂布羞愧難當,主動請辭離開。王允樂嗬地送劉辯、呂布出府,毫不挽留。
回軍營路上,劉辯和呂布一人一馬安靜地走著。
呂布猶豫半晌問道“陛下,你覺得王蟬姑娘對我印象如何?”
劉辯翻著白眼“你隻是腦子簡單,又不是傻子,紮心的話還要朕再說一遍?”
呂布再度追問“陛下,那我是帥才嗎?”
劉辯歎了口氣“脖子以下,都是頂級帥才天賦。”
呂布品味半天,憤憤說道“陛下,你這話太傷人。你是說我沒腦子?”
劉辯鄭重看向呂布說道“為什麼我們能贏?是孟德的統禦,文和的智謀,子師的調度,以及你的勇武。但是你要知道,這四個裡麵,除了勇武,其他都可後天勤學補拙,隻有你是天賜的。王蟬是三公之後,當時才女,你覺得她嫁一個王公將侯很難嗎?”
呂布一臉悲傷,雙眼微潤“我的蟬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