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
前方戰勢吃緊,收到求援信之後,天元帝不得不抽調兵力優先增援沿海三衛。
這麼一來,原本用於和北虜決戰的兵力,一下子又少了不少。
有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這次大家都謹慎了很多。
沒有足夠的優勢兵力,兵部和大都督府堅決反對出兵,天元帝心裡同樣沒底。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虞現在是防守有餘,進攻不足。
名義上在冊兵力眾多,可真正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卻又非常有限。
同北虜決戰關鍵是騎兵,大虞理論上擁有十萬鐵騎。
其中兩萬騎兵是以小股兵力,分散到帝國各路軍隊中。
這部分騎兵不用指望,分布的太過零散,根本無法集中起來使用。
作為一個大帝國,大虞的敵人從來都不止一個北虜。
除了冒頭的北虜之外,還要防範鬼方、瓦剌、撒馬爾汗國。
西部、南部同樣不太平,牽製了大虞的不少兵力。
光這些地區,就牽製了帝國三分之一的騎兵。
短時間內,朝廷能夠集中起來的騎兵部隊,除了京營的一萬五千人之外,就隻有遼東的三萬多人。
看似數量是不少,架不住大虞有吃空餉的傳統。
紙麵數據用來鼓舞人心可以,作為掌權者卻不能也跟著被忽悠。
京營的一萬五千騎兵,真實兵力也就一萬上下。
遼東的騎兵水分更大,都是把人和牲口加起來一起計算的。
名義上有三萬多人,實際上也就一萬多精騎。
封建王朝,兩萬多精銳騎兵,已經是一股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
如果能夠把這股部隊用好,再輔以步兵相助,未必不能擊敗北虜和鬼方組成的聯軍。
問題在於大虞還有一個以文禦武的緊箍咒,下麵的將領根本沒法自由發揮。
縱使冠軍侯在生,麵對被捆住手腳的局麵,也隻能徒呼奈何。
在這方麵前線的將領最有發言權,在文官集團崛起前,同草原部落交手大家就沒吃多少虧。
偶爾心血來潮,還能跑去草原上劫掠一番,改善一下生活。
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北虜,當年也隻能匍匐在大家腳下瑟瑟發抖的小蝦米。
後麵朝廷逐漸重視邊關防禦,派出了文官督師。
主動出去劫掠草原部落,這種不道德的行為,被嚴令禁止。
在草原上製造矛盾,引導草原人自相殘殺,誰強就打壓誰的戰略,也暫停了下來。
總之,一切以穩定為重,絕不允許在邊疆挑起戰亂。
邊疆太平了十幾年後,雙方的攻守之勢,就發生了逆轉。
原本被大虞欺負的草原人,一下子翻了身,隔三差五的南下劫掠。
從來不被朝廷重視的北虜,更是成為了大虞的心腹大患。
誰都知道存在問題,卻又無能為力。
因為以文禦武的國策,確實壓製了武人勢力,讓皇帝能夠睡上了安穩覺。
即便是九邊將門有藩鎮化的趨勢,還是被拿捏死死的。
“人都到齊了,兵部先說說前線的局勢吧!”
麵對皇帝的問話,兵部尚書易傳良上前一步道:
“陛下,遼東前線的局勢,整體區域穩定。
除了沿海三衛遭到敵人重兵圍攻,兵力略微有些吃緊外,其餘各地都守的滴水不漏。
開戰到現在,除了丟失部分要塞外,所有核心城池全部在朝廷手中。
按照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要不了多久,敵人就會撤軍。
值得注意的是帝國周邊其他勢力,最近也不太平,很有可能會趁火打劫。
尤其是大同一線,鬼方人受到北虜蠱惑,多支部落揮師南下襲擾邊界。
西北地區同樣不太平,瓦剌人趁火打劫,想讓朝廷開放鐵器貿易。
交趾布政司的情況最嚴重,在侵吞了萬象之後,黎朝的野心越發壯大。
截止到現在,黎朝人已經連續二十年,沒有向朝廷朝貢,野心昭然若揭。
廣南府、鎮安府、思明府等地區,更是飽受土司襲擾之苦。
廣西巡撫多次上奏,希望朝廷能夠加強對西南的控製,以免北虜之禍再現。”
大虞的邊患問題,從來都是要麼不爆發,要麼就是一起來。
倒不是大家相約一起作亂,物理距離上的分割,各方就算想要聯手,也很難協調一致。
除了擺明車馬,同大虞朝對著乾的北虜外,其他各方主要以試探為主。
一旦確定大虞朝真的衰落,那麼四方之敵,都會撲上來把將這個大帝國蠶食掉。
不是大虞能拉仇恨,主要是中原大統一王朝給四鄰的壓力太大。
以黎朝為例,如果不是大虞內部出現問題。
文官為了壓製武將,放棄了交趾。
現在的黎氏王朝,就是交趾布政司的下屬州府。
搞不好中南半島上,還會增加幾個行省出來。
其他各方的情況也差不多,凡是大虞官方文書上,設立過衙門的地方都是曾經擴張的目標。
哪怕這些機構,大部分都已經名存實亡,朝廷的官方文件上依舊沒有撤銷。
現在拿不到,不等於未來也拿不到。
先把法理基礎保留著,萬一出現一位中興之主,也可以收複失地。
哪怕是最不喜歡戰爭的文官集團,對擴張同樣充滿了興趣。
反對發動戰爭,隻是反對向苦寒之地發動戰爭。
隻要確定當地的土地適合農業生產,士大夫們就會產生興趣。
政治立場在利益麵前,從來都不值得一提。
“比朕預想中,要好一點。
據錦衣衛傳來的消息,北虜向這幾方勢力都派出了使者。
一個個都在試探,沒有真的發起入侵,看來北虜的外交能力還有待提高。”
天元帝嘲諷的說道。
在試探就證明這些勢力,還畏懼大虞朝。
真要是無所顧忌,此刻就不是試探,而是直接出兵。
麵對皇帝的嘲諷,內閣眾人很是尷尬,這是先輩們留下來的坑。
曾經大虞是有能力,解決這些不穩定份子的。
怎奈當時處於文武交鋒的最激烈階段,為了把武將打壓下去,文官集團選擇了對外休兵。
這一休兵,就讓那些奄奄一息的異族,有了喘息之機。
等文武之爭結束後,曾經那些不起眼的螻蟻,已經站穩了腳跟。
考慮到戰爭的投入和收益,大家默契的選擇了擱置,把問題留給後人解決。
非常不幸,到了他們這一代,這些擱置的問題開始爆發了。
北虜是第一個造反的,但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陛下,這些勢力是欠收拾,但現在不是出手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