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通村嫁過來的婦人立刻反駁,“我們村也沒有姓胡的,誰曉得是那個村裡的無賴潑皮。”
楊氏跟趙氏從河邊端著衣服過來,家裡人在地裡忙了好幾天,臟衣服一直沒換,今天收工才徹底換洗。
樹下有人朝她兩招手,“老三媳婦,老四媳婦,來說說話。”
“快來快來。”她年紀不大,笑容爽朗,挪動屁股讓出半條凳子,“你們家可真勤快,這種天還洗澡。”
楊氏笑道:“乾活出了汗,一直沒洗,穿在身上也不舒服。”
“哎喲,我可懶的洗,穿個十來天再說。”她拉了幾句家常,就開始聊彆的事,“你家晴姐親事定了沒有。”
楊氏可算知道是衝誰來的了,婉拒道:“晴姐年紀還小,大了再說。”
這話不僅說明沒有定親,更表明現在還沒有這個打算。
“我就知道你們家疼姑娘。”婦人眉眼帶笑,“我娘家人中意晴姐,特意托我上門牽紅線。”
“就是我那娘家侄子,今年十五歲,又高又俊的一個大小夥,上頭一個哥哥,兩個姐姐,沒有弟弟。家裡條件好,在鎮上有個棺材鋪。”她生怕趙家覺著這份營生不吉利,立刻解釋道:“說起來不好聽,但不差錢。家裡還接木匠活,打櫃子、床、桌椅啥的都會。嫁進去絕對不用下地乾活,就煮飯帶娃,清閒的很。”
條件何止是不差啊!是太好了!趙家分家,大房如今絕對比不上。
楊氏眸光閃了好幾下,不是被這樣的好事衝昏了頭腦,她再次笑著婉拒,“我家晴姐如今年紀還小,過兩年再議婚事。”
“這不是問題,兩家若合意,把好事先定下,晴姐年紀小,留個三四年再大婚正好。”
這種好事明麵上看著風光無限,但背地裡藏著陰私心計還不知有多少呢。
人貴在對自己有自知之明,不是每個人都是趙盼兒,人若真有心,為什麼不乾脆再等兩年呢?
“並非看不上這樁好事,隻是我們家裡就這幾個姑娘,實在不舍得她們遠嫁。想著將來就在鄰村附近找幾戶好人家,父女姊妹間也好常走動。”
那婦人姓梅,娘家離這裡有兩個花溪縣那麼遠,回一趟娘家,來回就得一天。
梅氏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麵上也有點不好看,但還是強笑道:“家裡有馬車,幾個時辰的事,要實在想家,就帶著孩子回娘家常住,法子多的是。這嫁人就講究找個好人家,日後就算親人間不常見麵,隻要日子過的好,比什麼都強。”
楊氏的警惕心更強,端著木盆起身,“我們家晴姐的婚事,我婆婆那邊有自己的打算,我們這做兒媳嬸娘的也不好多說。家裡還有事,我就不坐了。”
這麼直白的拒絕,誰要再聽不出來就是個傻子,那人麵沉如水,明擺著心裡不痛快。
男家這麼好的條件,自然有人想著這樁好事,便起身坐到她身邊,討好笑道:“趙家人仗著自己有錢,一向不正眼看人,不識好歹,那晴姐生的好,說不定是想攀高枝嫁到鎮上給人做小老婆去!施安媳婦,我們家也有好幾個閨女,十四、十五歲的都有,長的跟花一樣,不比趙家的晴姐差,明天就帶來給你見見?”
梅氏心裡不屑,就你們家窮的屋頂漏光,還想著這好事呢?那趙家要不是有讀書人,連我娘家人的門都踏不上。
喜歡趙氏發家記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