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會長的問題似乎讓全場的觀眾集體懵逼。
稍作沉澱後繼續拋出質疑。
如果宇宙隻是一個奇點爆炸衍生出來的實體空間,那麼我們熟知的多元宇宙從何而來?
眾所周知,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那麼量子糾纏,是如何在超越光速的前提下實現信息傳遞?
最重要的是,為什麼這個空間,會存在著諸多不同的維度?
我們生活在第三維度,那四維,五維乃至更高的維度從何而來?
生活在高維度世界的生命體,它們又如何定義宇宙,遵循著什麼樣的物理法則?
諸多問題拋出,台下亂哄哄鬨作一團。
一個個傻眼議論:
這不是我們認知的宇宙麼?在這樣的法則與環境之下,生活和發展早已習以為常。
本以為秦會長的演講隻是為安布雷公司的新品發布作鋪墊,沒想到他竟然上升到這麼個高度。
秦華保持沉默,等待台下的人回過神來,慢慢轉為安靜。
會場平靜後,他才緩緩開口…
基於古代文明的探索和實驗證實,我們推斷出宇宙存在的本質形式。
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一個多重複雜的時空混合體,也可以將他定義為多維度並存的限製級空間。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宇宙在此刻的定義,就是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型個體。
而對應各維度的基本法則,也是它意識的一部分。
它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小,我在這裡暫且將宇宙本源稱之為核。
而存在於世的所有多元宇宙,都是這個核的對外映射。
台下再次騷亂起來,有的連連驚歎,有的吐槽不服,不過更多的是一臉懵逼。
再次等待台下安靜,演說繼續。
當然,我口中的映射可不是簡單的投影。
但是,大家可以通過投影儀的屬性,嘗試著去理解宇宙映射。
按我們現有的科學概念,宇宙大致存在11個維度,而這個核就處在超11維之上。
構成核的每一個粒子或是量級,都在向外放射著超越我們認知的力量。
而這些力量打在暗物質上後,開始向質量體轉換,也就是物質化或是實體化。
還是以投影舉例,宇宙核就是一台高放射的投影儀,暗物質就是呈現影像的幕布。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能認識到暗物質的存在,卻無法觸及的原因。
暗物質將投射力量層層展現,越靠近宇宙核,集中的能量就越高。
我們所認知的最高維度,也就是11維世界,就在核的周邊誕生。
由於這塊幕布的特殊性,又將11維度中的某一項維度無限製拉伸。
以失去一個維度為代價,再次映射出另一個成像,誕生了10維世界。
以此類推,這些核放射能量被一層層拉伸具象化,9維,8維…,一個個不同維度的宇宙在“幕布”上呈現。
由於每一次降維,都是拉伸一個單向維度。
所以維度越低的宇宙,它的空間範圍越廣,展現的成像越豐富。
也就是說,維度越高,宇宙的能量越集中,且構成常量越複雜,但卻也更單一。
維度越低,常量構造越簡單,但又更豐富。
所以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範圍要大過四維,同樣四維又要大過五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