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皇宮中,劉劭正為應對劉駿的進攻而焦頭爛額,他召集大臣們商討應對之策。
劉劭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神色焦慮地說道:“諸位愛卿,劉駿即將來襲,廣陵、曆陽、姑孰雖為重要門戶,但不知他會重兵攻向何方,該如何應對,諸位有何良策?”
江湛站了出來,拱手說道:“皇上,近日曆陽守將來報,言曆陽周邊敵軍動作不斷。
且探子細細探查,從敵軍在城外安營紮寨的帳篷數量來判斷,此地必是武陵王的主力所在。臣反複思量,料定曆陽定是對方的主攻之地。”
沈慶之緊接著站出,微微頷首道:“江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可將重兵屯駐於此,以作完全之備。
但我們也不能大意,敵軍狡詐,或許這隻是他們的虛張聲勢。我們應分兵駐守,確保每一處都有足夠兵力抵禦可能的攻擊,切不可將賭注押在一處,否則一旦判斷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其餘大臣也紛紛進言獻策。
“亦需派遣探子,密切監視武陵王軍隊各地的動向,以便能儘早知曉其主攻方向,及時調整部署。”
“我們還應考慮到武陵王可能聲東擊西,表麵佯攻一處,實則主攻另一處,須得謹慎應對各種可能。”
“京城建康的防禦亦不可忽視,萬一武陵王突破門戶,我們必須確保京城有足夠的力量堅守。”
董先道:“我們還可以利用劉燁在雙方大軍麵前徹底揭露武陵王起兵謀反的罪名,讓他不能再蠱惑人心。”
有的大臣附和道:“董將軍所言甚是,武陵王之所以兵不血刃拿下梁州和南冀州,便是自持手中的那份偽詔,若是劉燁能當眾澄清事實,那麼其軍心必定會動搖。”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可是劉義宣卻不發一言。
劉劭問道:“丞相,保衛京城這麼大的事,難道你就沒有什麼想說的嗎?”
劉義宣道:“皇上,臣認為各位同僚所言已很是周全,尤其董將軍所言更是與臣不謀而合。
臣想劉燁澄清事實後,臣再以叔父的身份勸武陵王投降,不必再做無謂的抗爭,或許能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丞相的意思是想勸降劉駿?”
“沒錯,皇上。我們可先將劉燁押送到曆陽,如果武陵王的主力部隊果真如江大人所言就在此處,那自然是最好不過,這就說明武陵王必在此處。
可若是不在,那我等便將這消息放出,引武陵王來此。憑他和劉燁的關係,臣料定他必會前來。
而後,若他聽臣所言,乖乖投降了便罷,若是不聽,我們在此屯駐的重兵,也定讓他有來無回,就算不能一舉將其剿滅,也必然會讓其得不償失。”
“丞相何以會選擇曆陽?”
“曆陽位於建康的上遊,是長江防線的重要一環。我們在曆陽可以控製長江水道,並且曆陽周圍地形複雜,有山脈、河流等自然屏障,有利於防守,能夠更好地抵禦武陵王的進攻。”
“丞相所言也不無道理,既如此,那便照此行事。董將軍,你就與丞相一同負責在曆陽做好各項部署。”
董先回道:“是。”
朝會後,劉義宣便與董先就曆陽的部署進行了討論。
董先道:“丞相,下官以為要確保此次行動萬無一失,首先需調配一支精銳部隊,將劉燁嚴密押送前往曆陽。
到達曆陽後,立即著手加強城防,在城牆上增派崗哨,布置弩箭等防禦武器。
同時,在曆陽周圍的山脈、河流等關鍵地點設立關卡和哨所,安排專人值守。不知丞相以為如何?”
劉義宣笑道:“兵力部署方麵本相可是比不上董將軍,就完全聽從將軍的安排。
不過本相作為武陵王的叔父,由本相將消息放出,就約定本月初九曆陽相見,武陵王必然不會懷疑消息是偽,他必會如約出現”。
“如此也好,我與丞相分工協作,也能更好地確保此次行動萬無一失。”
二人商討已定,劉義宣便匆匆趕回家中。立即吩咐阿福傳子女孫輩到廳堂。
一大家人來到廳堂,長子劉恢問道:“父親,不知召我們來所為何事啊?”
劉義宣道:“如今京城局勢複雜,即將有大亂,為保我劉家平安,你們需作好離開京城的準備,前往安全之地暫避。”
次子劉愷道:“父親,為何如此突然?這京城好好的怎會有大亂?”
“有些事你們無需知曉太多,聽我的安排便是。”
“可是,我們就這樣走了,會不會引起朝廷懷疑?”
“我自會妥善安排,你們不要多問,收拾好行裝即可。”
劉恢道:“父親,您不和我們一起走嗎?”
“我還有要事在身,不能離開。你們放心去吧,我會保護好自己的。”
“父親,您是不是有事瞞著我們?”
“莫要再問,時候一到阿福自會帶你們離開,你們隻管回去準備便是。”劉義宣說完,手一揮,示意眾人散了。
待眾人走後,僅剩下阿福,劉義宣吩咐道:“阿福,這封信你送到曆陽給劉直,務必囑咐劉將軍要以大局為重,切不可猶疑,導致全盤計劃受阻。
繼而轉道姑孰,將這封信交給駿兒,讓他初九行動,並立刻到悅朋客棧通知蕭統領和雲俚過來。”劉義宣說著,將信遞給了阿福。
阿福領命後立刻出發。
劉直收到劉義宣的信後卻是拿不定主意,因為此事實在太過重大,他不過是個小小的將軍,怎能做得了這樣的決定!
然而,若不按照丞相所說去做,的確會對整個戰局產生不利影響。從收到信一直到初九,他始終處在糾結難熬之中。畢竟此事關乎劉燁的身家性命。
喜歡帝君紅顏策請大家收藏:帝君紅顏策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