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壬二、正示真心有體。
阿難尊者墮入淫室以後,他請佛陀來開示修學大乘的止觀法門。但是佛陀剛開始並沒有馬上說出修行的方法,而是先端正我們心中的“根本”。“根本”有兩種:一個是雜染的根本,一個是清淨的根本。佛陀必須把阿難尊者的心先作一個心態的調整。怎麼調整呢?佛陀是用“破妄”、“顯真”兩個方式。目前為止都是在破妄,就是破除阿難尊者心中的妄想。
什麽是妄想呢?簡單地講就是“前塵虛妄相想”。我怎麼知道我現在是落入妄想呢?當我們看到念頭,第一件事情,先不要動,你要問自己一件事,問這個念頭: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妄想的來源很重要。你說:誒,我這個妄想是因為有什麼人跟我講什麼話、因為我看到了什麼事情,才有這個想法。這個想法,在修行當中要舍掉,這是生死的根本。你用它來念佛,用它來拜佛,統統沒用。說:誒,你今天拜一百拜,我跟你拚了,我拜兩百拜。完了!這個一開始就是妄想。你用這樣的想法,你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你“根本”就是虛妄嘛。你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望——佛道無上誓願成。我的心有佛性,佛的心也有佛性,我要假借無量光、無量壽的名號,來開顯我的佛性,所以我願意拜佛。你這個心的出處,是來自於你內心深處的本性產生的願望,那這個就是成佛的因緣。
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你要經常知道,什麼是你心中的賊、什麼是主人,你要搞清楚啊。我們不可能馬上離開賊,因為習慣性跟它在一起的,但是你要先知道。我們會有很多習氣,我們會經常失掉正念,這個很正常,但是你先認清路頭很重要,因為你這樣才有希望。如果你到現在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你還不知道,你就完全沒有希望。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有希望,我每天在進步。為什麼呢?因為我認清路頭。你隻要不斷地用功,你就有一分的進步。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他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妄的。這個非常可怕,因為你沒有希望。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很清楚。了解妄想,不表示我們隨時可以離開它,我們以後還是經常會跟它在一起;但是你知道它是妄想,隻要你回光返照,你就能夠進步,因為它是虛妄的。我再講一次,我之前講過很多次,再講一次:妄想最怕你回光返照,妄想最怕你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它根本沒有地方來嘛,來無所從,去無所止嘛。它就是心境的碰撞產生一時的因緣。它哪有什麼來處,它根本就沒有體嘛。心境碰撞產生一個想法,這個境一消失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覓之了不可得。它哪有什麼自體,隨境生滅的嘛。我們其實修行佛法,你不要很辛苦地去壓抑它。煩惱起來好像很辛苦,這邊壓完那邊冒出來。你隻要問它一件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沒辦法,它招架不住了。所以說修行要有一些方法,要有善巧方便,胡亂修行是沒有結果的。
好,我們看常住真心,離開了六塵的外境它有自體的,它不像前麵的妄想是離塵無體。阿難尊者先表達他自己對妄想的看法,他說:我出家用這一念心;我供養佛陀、親近善知識,也是用這一念心;乃至於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前麵是講到自利的功德,這個地方講他修學利他的功德。他說:乃至於有一天,我發了廣大的菩提心,我跟文殊、普賢菩薩一樣,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到了眾生苦惱的世界,廣修六度法門,來救拔這些苦惱的眾生,來完成菩薩道裡麵難行的法事,乃至於舍生命手足來供養眾生,我還是用這一念心啊,我還是用這一念攀緣的心,攀緣外麵的苦惱的境而發起菩提心的。這裡阿難尊者描述自己的心態,說他一路以來,總是用這個“前塵虛妄相想”,來完成他的自利利他的功德;現在被佛陀否定了,他心中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這裡講到“造善用此心”。
我們再看下麵的經文: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離此覺知更無所有。雲何如來說此非心?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惟垂大悲,開示未悟。
前麵是講用這一念心來修善,這個地方講,我也是用這一念心來造惡。“縱令謗法”,縱令我阿難在以後的因緣,遇到了邪知邪見的惡知識,告訴我一些邪見,使令我退失了無上菩提心,使令我毀謗大乘的正法,使令我說出了“大乘非佛說”這樣的一種邪見,而永遠退失大乘的善根,乃至於墮入到無間地獄。我為什麼造惡業呢?我還是用這一念心來造惡業,我是用這一念心生起邪見,用這一念心毀謗正法,用這一念心墮入地獄去的。現在佛陀用種種的道理來發明說,我這一念心不是我的真心,那麼我是一個無心之人哪,就好像石頭、樹木一樣,隻有外在的形狀,而沒有內在的明了性。那我是一個無心之人。因為就我的認知,離開了這一念的攀緣心,我就沒有其他的心了,因為我一路以來都是用這一念心來修學。佛陀說這個不是我的心,我心中的打擊、心中的恐怖是非常嚴重的,而且在法會當中,很多的凡夫都是跟我一樣,也產生很大的疑惑。希望佛陀慈悲,繼續地再開示我,我應該怎麼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