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巴爾乾統一的契機
高日軍團的優點太多了,不僅作戰意誌頑強,而且服從性非常好,忍耐力十足,對後勤要求不高,成本低廉,等等等等。
世界大戰爆發前在近衛軍服役的哥薩克確實很優秀,畢竟是從幾百萬人裡優中選優挑出來的。
世界大戰爆發後,征兵的要求一再降低,官兵的素質就開始良莠不齊,這是無法避免的。
也正是因為高日軍團的出色表現,讓小尼古拉都忍不住請求喬治將高日軍團派往歐洲戰區。
不管小尼古拉是想把高日軍團當主力,還是當炮灰,這都是對高日軍團的肯定。
在親自擔任北方麵軍總指揮之後,小尼古拉終於感受到了壓力。
坦能堡戰役沒打好怪日林斯基。
第二次馬祖裡湖戰役失敗的責任在魯茲斯基。
如果北方麵軍再次戰敗,責任在誰?
總不能怪喬治不配合吧。
魯茲斯基擔任北方麵軍總指揮的時候,小尼古拉天天催促魯茲斯基進攻,好像魯茲斯基真的有拿下柏林的實力一樣。
現在小尼古拉擔任總指揮,他終於想起喬治在戰前為俄軍製定的策略。
第二次馬祖裡湖戰役失敗後,小尼古拉一直都在組織防守,壓力給到阿列克謝耶夫。
西方麵軍在占領普熱梅希爾要塞後,前麵就是一馬平川的西裡西亞平原,隻要拿下這一地區,就可以逼迫奧匈帝國退出戰爭。
阿列克謝耶夫麵對的是自世界大戰爆發後如火箭般崛起的魯登道夫。
在奪取烈日要塞的戰鬥中,魯登道夫起到了關鍵作用,由此聲名鵲起。
在擔任興登堡的參謀長之後,導致俄軍遭到重大損失的華沙戰役和第二次馬祖裡湖戰役均出自魯登道夫之手。
巧合的是,現在擔任西方麵軍總指揮的阿列克謝耶夫,也曾擔任過小尼古拉的參謀長。
兩位參謀長之間的對決現在還不分勝負。
喬治手下這群驕兵悍將卻已經按耐不住。
三月中旬,隨著穿越喀爾巴阡山脈的鐵路貫通,第12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裝甲部隊陸續抵達前線,攻擊前的準備已經全部完成。
瓦西裡和安德烈提交聯合作戰計劃,計劃以裝甲部隊為主力,渡過蒂薩河,向馬肯森集團發動全麵進攻,戰役目標為奪取布達佩斯。
馬肯森現在已經獲得蒂薩河一線所有軍隊的指揮權,兵力大約30萬人左右,其中隻有10萬是德軍。
第12、13集團軍的總兵力為33萬人,加上配合俄軍作戰的羅馬尼亞軍隊,瓦西裡和安德烈可以調動的兵力在45萬人左右,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
裝甲部隊抵達前線後,俄軍的裝備優勢也很明顯,唯一的劣勢是重型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