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和古德裡安一起去俄羅斯交流的40名軍官,隻有11個人返回德國。
divid='gc1'css='gntent1'script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catch(ex){}/script這11個人裡,又有6個人在回到德國之後,重新回到俄羅斯。
和俄羅斯的強大相比,德國的現狀更讓人失望。
古德裡安他們這些人,確實是想複興德國,讓德國重回巔峰。
可有些真正掌控權力的人似乎並不這麼想,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在乎德意誌的未來。
在某種程度上,喬治甚至比有些德國人更在乎德國的未來。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但他的運氣不佳,隻當了15周的德國總理,就因被誤認為是啤酒館暴動的幕後支持者而下台,他領導的內閣也被稱為百日內閣。
在新內閣中,施特雷澤曼被任命為外交部長,他不僅加強了和俄羅斯的聯係,而且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從美國獲得大量貸款,有力的支撐了德國的經濟複蘇。
喬治對此喜聞樂見,德國正在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1925年當下,德國總人口達到6300萬,法國4000萬,英國4500萬。
和世界大戰前相比,英法和德國的人口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拉大。
這看上去就很不合理,英國和法國作為世界大戰勝利國,人口增加的速度,怎麼會比德國這個戰敗國更慢呢。
原因是人口流失。
世界大戰暴露了很多問題,最重要的是安全,英國和法國擁有的海外殖民地,不僅沒能為英國和法國帶來新鮮血液,反被因為人口大量外流,導致英國和法國持續失血。
第(2/3)頁
第(3/3)頁
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數次麵臨德軍威脅,差點就提前20年打出白旗。
很多法國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聰明的法國人在世界大戰結束後就開始處理在法國的資產,移民法國海外殖民地,遠離戰爭威脅。
和時刻麵臨德國報複的法國本土相比,海外殖民地簡直就是天堂,不僅沒有戰爭威脅,而且還可以享受到作為殖民者的種種特權,好處多多。
德國在巴黎和會中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生活在當地的德國人紛紛被趕回德國本土,這同樣是德國人口快速恢複的重要原因。
施特雷澤曼上台後,拒絕發行更多貨幣,德國的通貨膨脹得到有效緩解。
從去年開始,德國模仿俄羅斯開始對基礎建設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有效減少了失業人口,讓更多德國人找到工作,開始有了收入。
有了收入,才有能力進行消費,德國的消費市場逐漸繁榮起來,對於俄羅斯商品的需求每個月都在增加。
菲利克斯很高興,決定繼續投資新工廠,提升俄羅斯的工業生產能力。
喬治提醒菲利克斯,警惕盲目擴張。
導致經濟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盲目擴張。
俄羅斯這幾年的發展速度之所以這麼快,和俄羅斯政府主導的投資有很大關係,大批新工廠的投產,以及基礎建設的提升,對於經濟發展有著關鍵的推動作用。
生產力的提高並不是無限的,商品生產出來還得賣得出去才行。
一旦社會對生產力的需求開始下降,工廠就要被迫減產,工人失業,導致消費持續降低,最終引發經濟危機。
“如果我們不能向德國提供足夠的商品,就等於是將一部分市場讓給美國企業,這同樣會導致我們的利益受損。”
菲利克斯看美國人掙錢,比自己丟錢都難受。
“那就把一部分市場讓給美國企業好了——”
喬治給美國人挖坑。
1921年,美國人口首次突破一億,主要原因是新移民的大量湧入,這也成為美國近年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俄羅斯可以通過政府調節避免盲目擴張,美國的那些資本家們沒這個意識,他們隻會在利潤的刺激下不斷加大投入,最終被市場撐死。
英國和法國也一樣,隻要他們的政府沒有調節能力,就永遠無法逃過經濟危機每10年左右爆發一次的怪圈。
喬治覺得俄羅斯現在的工業能力剛剛好,接下來不要再把精力投入到新工廠的建設上,而是努力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市場競爭力。
當然了,對於有些新產品和新技術,還是要加大力度扶持的,比如電視機,又比如對俄羅斯似乎沒多大意義的電冰箱和空調。
俄羅斯不需要電冰箱和空調,不代表尤裡耶夫大公國不需要。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