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在渝城岔路口待到了國慶前3天才等來了改裝好的兩輛房車和三輛貨車,帶著肖鎮父子給的1300萬的巨款踏上了收寶之旅。
劉俊一行車隊到了長安,把老朝奉老秦和另外3個戰友留下,然後留了200萬現金。
劉俊直接帶著兩輛貨車和兩台大巴改裝的房車買了足夠13個人生活一個月的物資踏上了去新疆和田的旅程。
出了嘉峪關就很精彩了,1985年嘛,到烏魯木齊的路上遇到5波盜鷹的團夥,還有3波藏羚羊的,攔路搶劫的不要太多,各種花式搶劫,還有兩批攔路搶劫的動了獵槍。
這時期出遠門是個危險活計,還好準備得足夠充分。
“劉哥,這路上怎麼這麼多外國人?”隊中一個隊員好奇的問道
“棒槌哦,那是維族和哈薩克族的,都是中國人!”劉哥笑著說道
劉俊是和調到這裡來的戰友聯係好了,正約著去部隊招待所見麵。
去和田路上有戰友帶著一起去,跟戰友碰了麵後,商量好了後,劉俊就去大巴紮買了兩大車慰問品跟著戰友拉去了部隊。
一行人就住在了駐軍招待所,又換了些軍油票。
三天後跟著送物資補給的後勤車隊一起出發開往和田。
軍車武裝押運的補給車隊一路順風的跑到了和田,除非這些毛賊嫌自己的命活夠了。
到了和田,劉俊就不著急了,有部隊戰友跟著一起,同時過來的時候同樣帶了兩大車的慰問品拉到了當地邊防部隊後,一行人就在和田逛了起來。
這時候守衛邊防哨所的邊防戰士們很艱苦的。
劉俊聽著戰友們講述海拔幾千米高原哨所,戰士們要克服高寒缺氧等一係列的實際困難。
徹底改善這種惡劣的戍邊環境還得等到2000年代以後。
“氧氣不足,風又大,真的上去執勤說不出來的滋味!
風大又不能背著大鋼瓶氧氣去執勤,要是有個隨身攜帶的吸氧機多好啊。”戍邊的張所長說道
“我幫你問問看海外有沒有這種設備,有的話我讓我們肖連長給大家買了寄過來。
劉敏,記得我連長吧?肖正堂現在跟牛文西那個廣東伢子一起在港城做生意。
大夏摩托知道吧就是他們在內地投資生產的,對了你們要不要些三輪摩托,我覺得大夏摩托的動力很好。”劉俊給自己同村的說道
“我的天啊,這變化太快了,要是有捐點給我們也好,不過高原地區可能發動機要求又不同哦,你先問問有沒有便攜式的氧氣機。”張所說道
“好,那你帶我去用電話打過去問問。”劉俊說道
劉敏帶著劉俊去通信連然後先報告給上級後,批準後兩人才去打了電話。
肖正堂聽說後就安排貿易公司的問,又安排大夏摩托的人對贈送部隊的三輪摩托,又特意找了大毛那邊的技術人員專門研究了耐用耐操的材料做車身。
又連續加班了10天根據大毛的軍用摩托參數改進後,生產了2000輛大夏高原專用三輪送給了高原邊防部隊。
而以為簡單的便攜式吸氧機,不叫吸氧,得是自發生的增氧機。
不過現在蓄電池電池技術原因實現便攜式隨身攜帶有些難度,不過6寸的拉杆箱式得倒是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