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我瞅著你,怎麼都不像是一個當年快要餓死的人了,這細皮嫩肉的。”
劉誌還是不相信,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女同誌,皮膚是這麼好的。
而且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種氣質,明顯應該是出生於單位乾部家庭。
王嬌兒聽到這個話以後,忽然想起黃東勝總是在說她變瘦了的事情。
於是接著這個話回了一句。
“你看我是不是很瘦?這都是以前餓出來的。”
小妮子說的有模有樣的,邊上的周苗苗直翻白眼。
心道,我姐夫都快要把你捧在手心裡麵養著了。
我姐真變了,以前從來不會這樣忽悠人的。
老金邊上說了句:“行了,行了,不要浪費時間了,德華小同誌能夠回來,就算是了了我一個心願了。”
“走吧,我們出去吃飯了。”
隨後一群人進了外麵的一個小館子。
這是附近的第一個小館子,所以館子內人聲鼎沸。
吃飯的多為附近的工廠工人,圍坐方桌前用粵語高聲談笑。
蒸籠的竹香與茶水氤氳交織。
跑堂的同誌穿梭其間,吆喝著叉燒包,腸粉的菜名。
圍坐桌前的顧客,不急於用餐,而是慢悠悠的喝茶聊天。
後廚磚砌土灶上,鐵鍋翻炒生鮮,柴火劈啪作響,食香味直透街巷。
館子門口外,二八杠密密麻麻地擺放著。
屋外,偶爾有挑著扁擔的漁民或菜農路過,吆喝聲與店內碗碟碰撞聲此起彼伏。
黃東勝望著眼前的一刻,忽然有了一種我是在活著的美好感。
他很享受,在重生以後,所處在的人間煙火當中。
小館子自然比不上南方大廈那種高級場合。
裡麵的菜,也多為普通老百姓所能消費得起的菜。
幾分錢一盤的青菜,帶點肉的菜,價格在兩三毛錢,三四毛錢不等。
這一下子,讓他有回到了肖山縣國營飯店的那個滋味。
桌子上,老金他們幾人聊著二廠的變化。
他們說,現在二廠馬上就要迎來一個輝煌。
還說他們廠裡麵馬上就要搞生產線,並且寶島那邊幾個同誌,已經下了上百萬的訂單。
桌子上,老金立邀黃東勝重新回到工廠,跟著他們一起賺錢,一起奔赴一個美好的未來。
黃東勝從頭到尾,都隻是帶著笑容望著這幾人。
老金和劉誌哪裡知道,其實二廠,現在已經是他們麵前這個德華小同誌的了。
沒有他們麵前的這個德華小同誌的話,他們廠現在肯定已經被一廠給並購。
而且二廠原來的職工們肯定都會下崗。沒意外的話,現在應該睡在了橋洞下麵。
黃東勝隻是用家裡麵有彆的安排,推辭了。
後來德華小同誌,又重新回到二廠的事情,在二廠裡麵傳開。
這些二廠的職工們,對黃東勝一直都很不錯,也一直都比較喜歡這個小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