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和李承乾互相行禮後,孔穎達就對李恪說:
“三皇子殿下,臣接下來要輔佐太子治學了。”
這就是在趕人了。
孔穎達一輩子都在為了儒學奉獻,是個真正的大儒,一切都遵循儒學教的。
所以也不喜歡李恪這樣惡名遠揚的壞學生,能讓李恪和李承乾遠點就讓李恪遠點。
這就是儒學弟子自視甚高,畢竟漢武帝開始就尊儒學,人家身份當然高。
李恪可不聽不懂,聽得懂也不慣著:
“你治你的,我們聊我們的。”
孔穎達都沒想到還能這麼回答:
“殿下,你在一邊我怎麼輔助?”
“這樣啊,那我站你旁邊。”
“不行。”
“我站後麵?”
“不行。”
“那你走吧,你本事太差,怎麼什麼都教不了?”
“三弟,你先回去吧。”
李承乾不也讓孔穎達尷尬了,自己讓李恪走。
隨後一整天,孔穎達都在教李承乾儒學著作(儒學麻煩,一本論語都各種解釋,懶得寫怎麼教的了)
李恪回到楊妃娘娘寢宮院群後,李恪興高采烈的拿著冊封詔書給楊妃娘娘看。
李恪從出生就穿越而來,這是楊妃娘娘照顧李恪長大第九年。
李恪也真心喊楊妃娘娘親娘,所以這麼高興的時候,一定要和楊妃娘娘分享。
楊妃娘娘自從隋朝滅亡後算是看開了,也不想什麼榮華富貴權勢滔天,隻想看著自己兩個兒子長大就好。
現在大兒子這麼受寵,也就意味著以後能過的更好,真心替自己兒子高興。
可是也覺得李恪現在受封太早了。
受封五百五十戶食邑,也就意味著這五百五十戶是他的小王國了。
自己父親當初就是沒治理好國家才被殺的,所以楊妃娘娘又怕李恪這麼小管不好他的小王國,要是和自己父親一樣胡作非為,逼起民反,他這個王爺也得遭殃。
父母總是先孩子之憂而憂,後孩子之樂而樂。
這也正是長孫無忌三人當初想的,隻要讓李恪全心治理自己的封地,也就沒時間謔謔太子。
楊妃娘娘看著興高采烈的兒子,終究沒有把話說出來,在她眼裡,這個兒子終究太小,說了也不懂,就是一個勁的誇李恪。
大不了真的出什麼事,自己去求李世民和長孫皇後幫忙兜底。
李恪從楊妃娘娘那裡出來回自己的院子,轉彎到了門口看到自己新收的小弟楊馬正在和一個比他高一個腦袋的小宮女說話。
小宮女給了一個手帕,明顯包著什麼。
楊馬的眼角餘光瞟到李恪來了,朝著李恪喊:“殿下。”
小宮女也看過來,看到李恪就馬上跪下磕頭。
李恪一下子就猜出來這是掖幽庭的宮女,因為掖幽庭以外的其他宮女見到自己都隻是彎腰行禮,隻有那裡的宮女見到自己會磕頭。
李恪走過來問:“楊馬,乾嘛呢?”
楊馬現在也沒之前那麼怕李恪,老宮女告訴自己了,這個大人物殿下是好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