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反應完全出乎這些世家子弟的意料。
他們以為李恪會表現一番,然後他們再派出才學好的。
這樣就起到打壓的效果。
他們都是京圈二代,怎麼會沒聽過李恪“不學無術”,“羊煤公子”,“好丟大糞”等等外號。
身為皇子還經商,簡直丟人,那麼下等的事情都去乾。
消息很快傳到了李泰那裡,李泰心中暗喜。
他覺得這是一個顯擺自己的好機會,於是也匆匆趕來。
“哈哈,既然有比試,本王也不能錯過。
那就比比,我們兩人讓你們見識一下本王的學問。”
李泰這個小胖子,真的無時無刻想表現自己。
沒辦法,誰讓人家天天都是被甜言蜜語包裹,自視甚高。
這麼出風頭的事情,他怎麼會缺席?
國子監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世家子弟們與兩位皇子分成兩派,準備展開一場激烈的學問較量。
劉子軒說:
“既然二位皇子都答應了,那就比試比試。”
李恪簡直一個大無語:
“我什麼時候說我同意了?還有你李泰,你憑什麼幫我答應?”
李恪覺得這群人真的有毛病,怎麼就像是小說裡的反派一樣?
李恪繼續吐槽:
“我一出場就開始找茬,然後還非得讓我比試比試,這是什麼爛俗劇情?
你們小小年紀學什麼不好,非要學彆人當反派?”
劉子軒就像是沒聽到李恪說話一樣:“以春為主題,各作一首詩,首先是詩詞對決。”
李泰清了清嗓子,念道:
“春日花開映碧空,
蝶舞蜂忙樂無窮。
書香四溢國子監,
才情儘顯吾輩中。”
這詩寫的真好,誰都挑不出刺來,國子監的世子們也沒想到李泰真的有才學。
李恪也覺得好,但還是吐槽:
“我靠!你們商量好的吧?他才剛剛說完話,你馬上就念出一首詩來!還這麼好!”
李泰洋洋得意,很滿意這些人的反應。
作詩和寫作一樣,講究靈感。
李泰這首詩的前兩句是路上的景色,他來國子監的時候就注意到了。
後兩句是說的當下,當然作的快。
靈感其實就來源真實,隻要換點修辭手法就能用。
劉子軒敢帶頭給兩個皇子下馬威,當然有腹稿。
在李泰說完後,便開口吟誦道:
“春風拂柳綠絲絛,
暖陽映花紅似火。
燕歸舊巢鳴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