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彌身為庶子,小小年紀就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
他深知自己是庶出,未來父親的縣候隻能給大哥。
本來自己也就認命了,但是李泰和李恪的出現讓蕭彌看到了機會。
一開始,蕭彌和蜀王李恪打好關係,因為李恪的名聲是真的大。
李泰這個魏王,在長安二代京圈裡麵的名氣不如蜀王李恪。
可是李恪每天都帶著怨氣來國子監,蕭彌也不敢靠近。
還好,李泰這人到處顯擺自己才學,蕭彌每次都去捧場。
一來二去的,李泰也注意到這個人,兩人這下算是混熟了。
今天下午放學,蕭彌還邀請李泰去他們家做客。
蕭玄看到李泰來了,人都驚呆了。
心想,沒聽說有人要邀請皇子來我們家啊!
手忙腳亂的讓下人拿出珍貴的瓷器茶碗,什麼好吃的點心都趕緊拿來。
蕭彌和李泰把事情經過說了後,蕭玄才知道怎麼回事。
蕭玄還對蕭彌說;
“以後要請魏王殿下,你讓人先來家裡說一聲先。”
蕭玄這麼說,是因為李泰身份不同,一個親王來他這個縣侯家,是的開中門迎接。
還有吹吹打打的,這都是禮儀,都是為了表現李泰的皇室身份尊貴。
禮儀就是上層,試探下層的方式。
比如,皇帝,皇城裡上千名官員,你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真心擁戴你當皇帝?
就看這個官員看到你是否跪拜你。
雖然李世民是說過在顯德殿不用跪拜,直接說事。
但是張文忠第一次見到李世民的時候,不僅恭恭敬敬的三拜九叩,還磕了一個響亮的頭。
這是一份很恭敬的禮儀。
如果張文忠第一次來顯德殿,他不僅不脫鞋,還不行彎腰之禮。
那李世民會對張文忠有好印象才怪。
就是因為張文忠對李世民行大禮,李世民才在心裡覺得張文忠是認可自己這個皇帝的。
當彆人以禮待你,你也要以禮相待。
比如李恪,李恪每次去顯德殿,不僅不給李世民行禮,還對李世民大不敬。
李世民也不會對李恪好臉色。
李恪之前和蕭玄因為營地的事情,鬨的很不好,但是蕭玄礙於李恪身份,依然以禮相待李恪,李恪卻不給他麵子。
李恪當時能給蕭玄麵子才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