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們也高呼陛下仁德,這才讓這次的事情平息。
很快詔書頒布,傳的全長安都知道了,舉子們紛紛感謝陛下,然後轉頭去花更多錢。
人就是這樣,一但有國家兜底,就會放縱自己。
比如,有的人借了很多高利貸,國家說高利貸犯法,可以不還。
就會試著去借更多的高利貸,反正國家說了不用還。
但是卻忘了,敢借你高利貸的人沒點手段,怎麼會想不到你不還怎麼辦?
再比如,拆遷。
有的人知道國家肯定會補償你,並且他的房子在一條重要的主路上。
那他就會漫天要價,卻忘了國家能畫一條道通過你家,也能重新畫條線通過願意賣房子的彆人家。
李恪這幾天可謂是賺大發了,他賺的不是什麼首飾錢,也不是那些舉子的錢。
是那些渴望被選上的美女錢。
渴望出名不是男人的專利,人人都會有出名的欲望。
很多人來為女子報名,或者為自己報名。
李恪收的就是這個潤筆錢,還高的很,直言長安這麼多女子,我怎麼寫的過來?
李恪賺的就是那些既有錢,又想出名的人手裡的錢。
報名費一人二十貫錢,這對小門小戶很難,所以自動屏蔽那些沒錢的,來的全是有錢人。
彆小看了李恪的《美人集》,其實在李世民貞觀六年重新編訂《氏族錄》之前。
其實都有類似的書籍來說誰家是天下大姓。
如果沒這些書,五門七望怎麼能讓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對五姓七望的女子趨之若鶩。
以楊家為例,他們家從漢末開始,一直到唐朝,都被人算做大族,可是中間經曆了那麼多國家。
他們楊家也不是代代都當大官,憑什麼就能讓楊堅這個隋朝開國皇帝都想蹭點。
隻因為在大唐之前,讀書是有錢人才能這麼乾的事,也隻有有錢人讀書能當官。
大窮人讀書也不能當官,因為隋朝之前都是需要官員舉薦,天底下那麼多窮人,大官能認識的過來嗎?
當然舉薦自己家孩子。
隋朝想科舉也得要大官舉薦,和九品中正沒什麼區彆。
這些製度也變相的影響了人們對這種寫在書上的排名看重。
彆說在古代,在李恪上輩子的時代。
很多人的個人簡介裡,也會寫上“某某排行第幾名”。
普通人去銀行借一千萬,銀行肯定不借你。
但是你如果拿著福布斯排行榜去,銀行巴不得你借幾個億。
李恪在收完報名費二十貫,就會接著收提名費,你等級上升了,但是我蜀王寫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這麼一說,誰還不懂。
李恪收錢毫不手軟,反正這些都是有錢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當然了,李恪也不是沒付出點什麼,一般人還賺不到李恪這個錢。
李恪是以蜀王的名義寫的,更是發出去一支金發簪和一條蜀王府馬麵裙,這都是有親王這個名頭背書的。
你要是質疑,你就來蜀王府找我辯論辯論?
可是誰敢因為這種事找親王麻煩啊。
李恪這幾天的功夫就賺了一萬貫錢。
李恪看著蜀王府的倉庫,直呼
“長安有錢人還是真多啊!”
喜歡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請大家收藏: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