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順德心裡越發沒底,他微微抬眼,觀察著李世民的神色,卻隻能看到李世民依舊專注於奏書,仿佛他這個人根本不存在一般。
長孫順德咬了咬牙,決定再添一把火。
他一邊抽泣著,一邊說道:
“陛下,老臣自大業開始跟隨太上皇,為大唐忠心耿耿多年,從未想過會遭此羞辱。
三皇子如此作為,實在是讓老臣心寒呐。
老臣也並非要與皇子為難,隻是此事若不妥善處理,日後恐難以服眾。”
李世民終於等到了長孫順德先開口。
李世民終於放下了奏書,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平靜地看著長孫順德。
“長孫愛卿,你可知蜀王為何如此如此這般?”
這叫後發製人,當雙方都握有對方把柄的時候。
誰先開口,那麼另一方就能以自己掌握的把柄,拿出來反駁對方。
長孫順德微微一愣,隨即又哭訴道:
“陛下,老臣實在不知哪裡得罪了三皇子,他竟這般對老臣。
老臣也是受害者啊。”
李世民輕哼一聲,如果不是長孫順德看的陛下身體抖動了一下,還真沒發現陛下這聲輕哼。
李世民是覺得這個老小子太不識抬舉了,事到如今還敢裝傻。
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
“你指使宮女偷盜之事,以為朕不知嗎?
李恪雖行事魯莽,但也是因你而起。
此事若傳出去,朕的顏麵何存?
大唐的律法又置於何地?”
李世民的邏輯能力比太子李承乾的邏輯能力還強,幾句話就形成邏輯鏈條,封死了長孫順德還想狡辯的路。
長孫順德心中一緊,連忙磕頭道:
“陛下息怒,老臣一時糊塗,犯下大錯。
老臣願接受陛下的任何處罰,隻求陛下看在老臣多年為大唐效力的份上,從輕發落。”
李世民沉默片刻,說道:“此事朕自會處理,你先退下吧。”
長孫順德畢竟功勞太大,不可能為了這麼點偷盜的事情就真的重罰他。
而且逆子都已經大鬨過了,也算是打了長孫順德的臉。
李世民就想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樣也不用傷了功臣的心,也起到懲戒的作用。
長孫順德還想再說些什麼,但看到李世民的臉色,隻好無奈地磕頭退下。
長孫順德畢竟不是李世民那樣的天才,行軍打仗還能是優點,但是不如李世民。
李世民這人就仿佛是老天爺降下的氣運之子,做什麼成什麼,文武全才。
李世民敲打了長孫順德,長孫順德也離開了顯德殿。
長孫順德走後,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李恪的行為雖然過激,但也反映出他對不公之事的憤怒。
而長孫順德作為老臣,卻做出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實在讓他失望。
李世民心裡也納悶了,明明朕在玄武門之變後,賞賜了長孫一千兩百戶食邑。
幾十匹絹帛,還有賞賜幾名宮女,並且允許長孫順德宿在內省?。
所謂內省就是皇宮,這就是為什麼長孫順德作為健全男人,還能監管皇宮宮女的原因。
可以說長孫順德名聲,權勢,待遇,全部都給了能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