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軍,宋朝為了壓製武將的一種手段。
慫太宗趙光義得位不正,朝內驕兵悍將太多,他又被遼人打怕了,沒有他哥哥那般豪情手段,隻能將重文輕武的政策更進一步,弄成了重文抑武。
趙光義靠著一個金匱之盟得到的皇位,為了保證趙光義的合理性,他的後代隻能強調一句祖宗之法不可變,一代代下來,武將的生存空間愈發嚴峻。
武將再也無法出頭的事件,便是文相韓琦對武階最高的狄青說出那句,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時,加之一代名將狄青竟是因文人出言憂懼而死,從此武將的心氣徹底散了。
特彆是宋微宗這個牛馬,白讀了一肚子書,還給本身就被文官壓製的死死的武將頭上又添了一個太監。
文官督軍,太監掌權,武將隻有一板一眼聽從吩咐的份。
欒廷玉自從參軍後,滿懷激情壯誌,想著一刀一槍拚出個功名,結果現實給了他一個大嘴巴子。
他知道世道黑暗,哪會想到保家衛國的邊軍更是黑暗。
辛辛苦苦混了幾年,才在軍中當了個副旗牌軍使,能帶四五十號人。
好不容易總算等到大宋和西夏麵對麵的約架,戰前上至樞密使將軍,下至統製官營轄,有一個算一個,胸脯拍的震天響,揚言要一戰打出大宋的威風,殺殺西夏那股不聽話的勁。
欒廷玉一看這不就是自己立功的時候了,馬上積極做熱身運動,準備上戰場後在上司麵前露露實力。
那一天的風很大,欒廷玉的心很冷。
雙方主力都還沒打上一架,西夏隻是派了一千鐵鷂子領著萬把軍馬衝陣,隨軍督軍竟然被嚇破了膽,強拉著主事將官跑路了。
欒廷玉都沒反應過來,七萬宋軍就敗了。
事後,欒廷玉竟是聽聞那棄軍逃跑的督軍被趙官家升官了,理由是西夏五萬大軍來犯,他指揮若定,不丟一城一地,拚死守住了大宋國土。
若是欒廷玉沒參與這場戰爭,他也就姑且信了,可他參加了,而且參加的還是出擊戰,哪來的守衛城池啊。
隨著欒廷玉待的時間長了,他也就看出來了。
打仗,督軍不行,寫報告,督軍無敵。
聽著欒廷玉現身說法,詳細的將宋夏間的一場大戰及西夏軍隊的實力一一講明,眾人亦算是長見識了。
平時隻道府縣廂兵麵對草寇不頂事,誰知威名赫赫的邊軍麵對番軍也不頂用。
扈三娘氣憤說道。
“欒大哥,那督軍無用,怎的連常年駐軍邊關的武將亦會拋棄士卒逃跑,若是武將無膽,哪保得了大宋承平日久。”
欒廷玉搖搖頭,歎息道。
“三娘子有所不知,那督軍都是文官大員任職,匹夫怎敢得罪,必要時時相護,但有令下,隻能聽命行事,若有忤逆,怕是連戰死沙場的機會都沒有,隻落下個一世汙名暗暗死去。”
欒廷玉此話無奈又不忿,憋屈又不甘,直聽得眾人心哀。
杜興嗤笑一聲,自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