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善心知童貫動兵神速,對梁山有著必剿之心,不敢耽擱行程,以免受其所累。
因此才與張叔夜相談片刻,陳宗善便向張叔夜連忙辭行,帶著相隨詔安人等向梁山而去。
張叔夜亦是看出童貫心思,也不挽留陳宗善,隻向他祝詞一番,望其安然歸來,再好生招待。
當日,陳宗善領著人一路疾行,無有停歇,快馬趕向梁山泊。
早有心腹人告知童貫此事,童貫隻是笑笑,沒有多說什麼。
他對於山野賊寇也算是頗有了解,特彆是梁山的消息,他更是多加探析。
似梁山展現出來的行事風格,詔安一事不過是虛言罷了。
童貫傳令三軍好生休整,待得明日,不須陳宗善回傳詔安結果,他便要領軍出征梁山泊。
刀槍一起兵難休,雄裝披掛將爭鬥。
翌日一早,童貫整調三軍,點撥諸位將領,一一傳下令號:
點差睢州兵馬都監段鵬舉為正先鋒,鄭州都監陳翥為副先鋒,陳州都監吳秉彝為正合後,許州都監李明為副合後,唐州都監韓天麟、鄧州都監王義二人為左哨,洳州都監馬萬裡、嵩州都監周信二人為右哨,龍虎二將酆美、畢勝為中軍羽翼。
童貫為元帥,統領大軍,全身披掛,親自監督,眾將儘皆受命,各安其職。
三通戰鼓響,諸軍儘起拔。
看著十萬大軍向梁山泊浩浩蕩蕩行進,張叔夜站在濟州城樓上,心中湧起陣陣不安。
既是有為叔父陳宗善的擔憂,更是對童貫此行能否剿除梁山感到懷疑。
不是張叔夜看低朝廷大軍,實在是童貫此番太像高俅了。
曾經高俅也是這般信誓旦旦的領軍征剿梁山泊,可結果卻是一敗塗地,連高俅自己都被梁山剮殺了。
如今童貫不聽他言,貿貿然出兵梁山,張叔夜真的擔心童貫步入高俅後塵。
當然了,童貫死不死的,張叔夜並不在乎,可張叔夜不想看到朝廷十萬大軍因為童貫而折損。
朝廷養兵不易,養出十萬精兵更是艱難啊!
若是梁山再將這十萬精兵打敗,大宋江山怕是再難安穩。
張叔夜一心係在朝廷,可奈何人微言輕,隻能在心中默默祈禱童貫此行能順利掃清梁山泊,不教梁山繼續壯大下去危害朝廷。
在如今危難之際,張叔夜沒有忠奸之彆,可惜童貫剛愎自用,絲毫瞧不上張叔夜,更是沒有將梁山放在眼裡。
童貫還做著一舉掃平梁山泊的美夢,全然不知梁山早早便等著他來尋死了。
在童貫領軍向著梁山泊進發時,提前出發的陳宗善已經到了梁山界內。
前來梁山泊詔安的自然不可能隻有陳宗善一人,好歹他也是個太尉,高低得配上幾個副手。
相隨陳宗善左右叫得上名的有二人,分彆是張乾辦、李虞候。
此二人雖是朝廷派來協助陳宗善的,但陳宗善也不是個傻的,他們背後有誰的指使,都不用陳宗善多想,便知是有著蔡京的影子。
蔡京勢大欺天,依附在蔡京麾下的人不知多少,那是數不儘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