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的軍隊也需要休整,七月初烈日如火,頂著太陽打仗實在讓他們有點吃不消,他們好多士兵穿的衣服還是帶毛毛的呢,這是民族特色,但也是真的很熱,所以他們上陣都是穿一半脫一半,也就是露出半拉膀子。
還是太窮了,中原地區的棉麻布料他們突厥需要進口,需要用牛羊換,這兩年鬨了兩場災,一場雪災一場畜瘟,對他們來說是兩次重創。
他們的士兵私下裡很羨慕燕國士兵穿的衣服,整齊劃一,輕薄透氣,還有那厚實的鎧甲,刀箭根本紮不壞,能保住性命的幾率很大,他們就沒有這些,全靠八字命硬硬扛。
所以阿史那決定等日昳之時再出兵,也就是現代的下午四五點鐘,那時候陽光沒那麼足了,相對涼快一點。
徐煥配出了黑火藥的正確比例,較之現代肯定是沒有那麼精準,但是也比之前熠王用的大爆竹強上百倍。
隨後她才讓燕鑠安排心腹分開到不同的帳篷裡進行組裝。
物資裡有裝白酒的小瓷瓶,兩拳高,窄口粗肚,帶瓶塞,數量很多,有三千個,是一戶賣酒的在瓷窯定的貨還沒給送過去就都給拉過來了。
徐煥決定用這個做爆炸瓶。她經過五次試驗確定了生石灰的量,安排人把每一瓶都裝上固定量的生石灰。到時候,在戰壕裡,隻要把水倒滿塞上塞子即可扔出去,就會在落地前發生爆炸,瓷瓶破碎崩出去的碎片可同時割傷好多人,比弓箭的殺傷麵積大多了。
這次做的手雷,就跟炸藥包的原理一樣,油布包好了再外邊用麻布再包,然後五花大綁給足了壓力,跟現代的手榴彈一般大小,適合拋投,這一次是正宗的火藥配方,威力可想而知,那絕對不是簡單傷塊肉那麼簡單。
徐煥給他們演示了一個,扔在了樹林子裡,五棵小樹被炸倒了。
熠王有傷在身本不該出來的,但是為了親眼見證一下手雷的威力,非要出去,於是便穿上大外褂站在帳篷門口的一個倒扣的木桶上看。
一聲巨響之後,五棵小樹都折了,在場觀看的士兵無不驚呼‘厲害’,都對徐姑娘崇拜的要死。
熠王激動的直拍朱文山的肩膀,笑容滿麵的說:“神兵利器!此乃神兵利器啊!”
朱文山搖著蒲扇承受著熠王給他的壓力,呲牙咧嘴的說:“是,是,是。王爺手勁真大,快拍死我了!”
洛神醫對此心裡就一個想法,自己可能撿到寶了。
物資裡還有很多空酒壇,這是徐煥特意讓買的,沒有時間做鐵球,小酒壇子眼下是最適合的。
中號的空酒壇五百個,做成了地雷。
小號的空酒壇一千個做成了燃燒彈。
洛神醫那邊裝金創藥的小瓶子很小隻有巴掌大,金創藥都給傷兵用了,剩下的空瓶子不能浪費,被徐煥要來做成了催淚彈。
這個催淚彈不是現代的那種催淚瓦斯,她做的隻是在火藥的成分裡添加了很多的易燃物能產生大量的煙霧的同時帶著一些嗆人的味道,畢竟現在沒有防毒麵具,搞出帶毒的那種那豈不是連自己人也一塊中招?所以隻能研究出濃煙嗆人流淚咳嗽的就行。這個主要是往敵軍帳篷裡扔製造混亂用的。
這時候沒有辣椒,用的是夥夫營的花椒。徐煥試驗的時候感覺也是挺嗆人的,嗆的嘩嘩淌眼淚直咳嗽,但是沒有辣椒粉的威力大,離開濃煙呼吸到新鮮空氣馬上就能緩過來。這個花椒粉燃燒之後給人的感覺像是炒菜糊鍋了似的那股味。
洛神醫聽說是要催淚,安排徒弟們去給找了幾種草,微毒,燃燒的煙少聞一點點沒有什麼反應和傷害,但是聞多了可就不行了。其中好幾種是催淚催吐的,有一種是聞多了會手腳無力。
看來醫毒不分家這話是真的。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一點白糖大伊萬。
徐煥這次毫不吝嗇的做了幾個大號的炸藥包,一炸一大片,一響一個坑。
人多好乾活,軍人的速度那絕對是一般人趕不上的。
在日昳之前,我軍的戰壕也挖好了,手雷都準備上,地雷埋在了突厥撤兵的路上,是需要拉線的那種,所以吉利服又派上用場了。
“埋好地雷端起槍,滿山遍野擺戰場,堅決消滅侵略者,武裝起來保衛家鄉……用地雷築起鋼壁鐵牆,嘿炸得敵人寸步難行,炸得敵人無法躲藏”
徐煥一邊帶著當初選出來的那四個投包手去埋地雷,一邊輕快的唱著《地雷戰》,電影雖老,但卻是永世經典,後來被翻拍了好多次,學校年年組織看,她是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玩上地雷。
那四個投包手現在被予以重用,先跟著學埋雷,徐煥給他們講了很多的技巧,什麼情況適合做絆線,什麼時候適合做拉線。
這四個人裡麵還真有個好苗子,腦子很聰明,一點就通,叫李闖,又黑又瘦又小,他穿著吉利服趴地上還真就看不出來。
埋雷的這條路不是空曠無比的荒野甸子,是突厥在回軍營的時候要走的一條樹林道,當時他們可能也是為了從這走比較涼快,現在正好方便咱們埋地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