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爹在莊子上,那些收紅薯和做紅薯粉絲的活計,江清月就壓根就不用操心去安排。
畢竟在這方麵,宋大川的確是比她還要更熟練。
再加上還有吳氏從旁幫忙,她就更輕鬆了。
今年紅薯種得早,收得也早些,時間上也沒那麼緊迫。
清閒下來之後,江清月便趕緊開始正式研究和實驗她的蔬菜大棚。
趁著還沒入冬,現在趕緊把大棚裡搭建起來,正好能趕在春節前大量上市。
這些天,江清月已經先查了一些資料。
再加上從宋硯這個萬事通打聽了下,她才知道原來這裡其實早就已經有了反季節菜。
隻不過一直都是專供宮中或者王公貴族的,所以一般老百姓聽都沒有聽說。
法子也倒是不難,就是有些費錢。
要給蔬菜蓋專門的房子不說,還要每日生火供暖,專人伺候。
實打實的暖房。
這樣種出來的蔬菜不光數量有限,也著實浪費銀子浪費人力,太過奢靡,對她們來說壓根就沒有意義。
至於現代那些低成本的大棚所用到的塑料薄膜,她又沒本事給變出來。
更不用提玻璃了。
上次宋冬梅大婚送她的那一套玻璃茶盞,小兩口平時都舍不得用,可見其珍貴程度。
聽說宮內也隻有皇上批奏折的禦書房用了兩塊玻璃做窗。
所以,他們更不用去想著尋什麼玻璃蓋暖房了。
研究了半天,江清月把念頭打到了油紙上。
這還是因為前兩天大嫂張羅人開始用紙糊窗戶,她才想起來的。
用油紙糊的窗戶不光能透光,還能擋風。
唯一擔心的事,小麵積的窗戶還好,畢竟有窗欞做支撐,一般也不容易毀損。
但是若大麵積用紙來糊,隻怕熬不過一個冬天。
萬一冬天下雪遭了害,那整個冬天的努力就白費了。
宋硯得知她在糾結油紙的問題,便扭頭拿了把油傘過來給她。
江清月還有些納悶,“給我傘乾什麼,今天又不下雨,我也不出去。”
宋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你打開看看就知道了。”
江清月雖然不解,但是還是接過來打開了。
傘是宋硯新買的,她不曾見過,但是一開始也並沒看出來什麼不同。
隻是等撐開後放在頭頂上仔細看了看,這才發現了端倪。
“這把傘竟然不是油紙做的?”
宋硯點了點頭,笑道:“沒錯,這把傘是油布做的,比油紙傘還要強韌不少。”
江清月心底一喜,連忙撐著傘跑到了院裡。
此時陽光正盛,這傘撐頭頂卻幾乎沒什麼陰影,陽光全透了進來。
再仔細一看,這布料用得極其輕薄,隻是在表麵上覆了一層近乎透明的桐油用來防水。
有了這一層防水,不但不會影響熱量順著陽光進來,隻要封閉得當,這熱量就不容易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