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
南宋詩人洪谘夔的這首《狐鼠》,以狐鼠為主題,辛辣地諷刺了官官相護、魚肉百姓的醜惡現象。
在異世界的大唐帝國,同樣存在著狐鼠一窩、官官相護的情況。
福州的總督、福州城的知府以及他們的手下,便是這樣的一群人。
次日清晨,因尋寶一夜未眠的呂知府,正戰戰兢兢地向總督大人派來的特使彙報暮色村的情況。
暮色村有異寶現世的消息,連高高在上的總督大人都已知曉。
總督大人同樣貪財,聽聞有異寶現世,急忙派人前來了解情況。
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總督比知府的級彆高得多。總督大人派人問話,呂知府自然不敢隱瞞,小心翼翼地回稟著事情的來龍去脈。
呂知府正講述著事情的起因經過,外麵突然喧鬨起來,似乎有什麼人來了,吵吵嚷嚷。
呂知府忙問差役外麵發生了何事。差役回稟說,外麵來了一群海神教的祭司在做法事。
呂知府一聽,頭疼不已。從昨晚開始就沒消停過,各方權貴、宗門弟子、販夫走卒都來了,連總督大人也派人詢問。
現在這群傳教的也來湊熱鬨,真是亂上加亂。
就在呂知府頭疼之際,胡師爺急急忙忙地跑進來報告。說事情又有了變化,海神教的大祭司鮑勃來了,還說大家都搞錯了,這不是異寶現世,而是海神顯靈。
呂知府一聽,差點暈過去。海盜死了那麼多,死因查不出來。說是有異寶現世,結果異寶沒找到,現在又說是海神顯靈,這也太亂了。
想到這裡,呂知府坐不住了,急忙跑出去看個究竟。
到了村口,隻見一個禿頂大鼻子的洋人祭司站在村頭大樹下的一塊大石頭上,對著眾人講話。
沒錯,這塊大石頭就是小說開頭楊雪楓坐過的那塊大青石。站在石頭上的正是鮑勃祭司。
鮑勃祭司雖是外國人,但在福州城生活了近三十年,這些年常常四處傳教,算是福州當地的名人,呂知府也認識他。
此時,鮑勃祭司一邊演講,一邊四處張望,顯然是在尋找呂知府。
他知道這場騙局主要是為了設計呂知府這群權貴,演戲自然要當著呂知府的麵演。
鮑勃祭司看到胡師爺回去報信,估計呂知府快來了。
果然,呂知府一出現,鮑勃祭司就看到了,連忙從大石頭上跳下來行禮。
呂知府顧不上禮數,急忙問鮑勃祭司怎麼回事,不是說有異寶出世嗎?怎麼變成神跡了?
鮑勃祭司也不兜圈子,拿出一本厚厚的古書,一邊翻給呂知府看,一邊詳細解釋。
此時,不隻是呂知府在聽,一眾權貴和總督大人的特使也都圍過來聽。
外圈更多的人也在仔細聆聽,原本喧囂的場麵變得寂靜無聲,隻有鮑勃祭司滔滔不絕地說著。
鮑勃祭司解釋道:暮色村的確出現過異寶,但大家搞錯了,這個異寶不是無主的天材地寶,而是海神的三叉戟。
海神將三叉戟投到這裡,目的是阻止海盜作惡。
鮑勃祭司的依據是古書上的記載:“海神投出手中的三叉戟,三叉戟化作一道藍光,從海中升起射向邪惡,而所有的邪惡靈魂都將被藍光淨化,罪惡的人們將會得到救贖。”
呂知府翻著古書,果然找到了這段內容。
而且書中描寫的場景與人們所傳的海中有異寶出世的景象相似,都有一道藍光。
咳咳~!這肯定得一樣呀,異寶出世的謠言原本就是鮑勃祭司編造的,他就是按照書中內容編的。
看到書中的內容,呂知府和一眾權貴有點相信了,但也隻是有點相信。
鮑勃祭司繼續分析,海盜的死因一直沒找到。如果是被海神的三叉戟所殺,就能解釋了。
那些海盜的邪惡靈魂被三叉戟上的海神之光淨化,失去了靈魂。所以海盜們像是在睡夢中死去,身上沒有任何傷害,也沒有痛苦,他們的靈魂被神力淨化,得到了救贖。
把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說成邪惡的靈魂被神力淨化,鮑勃祭司還真能編。
不過正好幫呂知府解了圍,呂大人正為查不出海盜死亡原因頭疼呢。
呂知府和一眾尋寶人聽了鮑勃祭司的分析,又信了幾分。
畢竟那些海盜的屍體成了出現過神跡的佐證。但也有人提出疑問,眾人並沒有完全相信鮑勃祭司的說法。
這時,鮑勃祭司告訴大家。在神靈施展過神力的地方,一定會有神跡出現,曆史上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
“鮑勃祭司,你說的神跡具體是什麼樣子呢?”呂知府問出了在場所有人的疑問。
鮑勃祭司說他也在找神跡,現在還沒找到。
總之,神跡就是一些突然出現的東西或者奇怪的地方。
呂知府和權貴們一聽,連忙安排手下人去找,這次不是找異寶,而是找神跡。那些來尋寶的人也跟著一起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