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劉堅再次去了昨日的那個商場,
昨日開業,商場人來人往,今日人也不少。
劉堅直接上樓,去買了身昨日看好的女裝。
昨日沒買,是不好意思……
也不想讓方芳知道……
然後背著書包,踩著自行車,連同背包裡的幾本書一起到郵局寄了出去。
83年的夏天,今年無比的炎熱,他剛出去一會,臉上就已經掛滿了汗珠。
這個夏天他除了學習,沒有彆的任務,是他長這麼大,過得最舒服的一個夏天了。
他每日還會去首都圖書館借書,看書,然後回家。
寄了包裹之後,他又騎車,上了人民路,穿過五四大街,然後是東霞光街,一路往北,就能到首都圖書館。
首都什麼都好,交通很便利,除了公交,還有兩條地鐵線路,一號線和二號線。
這可是他這個山溝溝裡出來的孩子,想都沒想過的。
他一有時間,就會到處轉轉。
地鐵票價一元一趟,不算便宜,坐的人不多。
現在人均收入不到一百,要是來回,就得兩塊了。
兩塊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不是小錢。
劉堅現在每個月是有不少零花錢的,可也就是體驗地鐵的時候坐過兩回。
平時都是靠自己踩著自行車到處溜達。
暑假他會去方家吃飯。從南鑼鼓巷騎著自行車去方家,大約15分鐘,也不算遠,比自己做飯合適。從首都圖書館騎自行車到方家,大約30分鐘。
一個人的飯,實在不好做。他會在那邊吃晚飯,順便跟幾個小侄子玩一玩,然後再回南鑼鼓巷。
今日劉堅騎著自行車去首都圖書館的時候,居然有人叫住了他。
他回頭一看,竟是劉誌民。
他停下來,推著二八大杠到了劉誌民跟前,也是驚喜的打招呼,“誌民哥,你怎麼來北城了?”
劉誌民被趕出村的時候,他在金坡村,是知道的。
他見到劉誌民比在村裡的時候好像老了不少。
日子過得肯定是沒有在村裡那個時候那麼滋潤了。
劉誌民道,“我出了村,就一路北上,現在聽說北城工作機會多,就來了。”
劉堅便問,“誌民哥,那你在北城做什麼呢?”
“我在北城自由市場裡幫忙賣貨。”這是春花交給他的任務。他在自由市場裡也可以摸清人家怎麼進貨賣貨的。
以後他們自己也要開攤位。
他粗略算算,確實開攤位的,都能掙不少錢。不得不說春花的這個眼光是好的。
現在難就難在,沒有起步資金。
劉誌民見他背著書包,騎著自行車,便問,“你是到北城來上大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