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三溪帶著三十個他剛剛從興禾書院裡選的騎兵種子步行在荒野上。
出了遵化城,行軍去三十多裡地外的亂石灘軍馬場。
安三溪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身高米,其他人身高都在以上,這些孩子今年隻有十四五歲,預計最後長成,身高都會超過米。
楊凡特意寫了批條,讓湘怡特批牛奶給他們,亂石灘畜牧場養了三百多頭奶牛,那邊主要用牛奶做奶酪和奶粉,提取奶油。
目前做爆米花的奶油都是這裡出產的,這些奶牛都是楊凡讓騙子進口的黑白花奶牛。
黑白花牛是體型最大、分布最廣、產奶量最高的奶牛品種。原產於荷蘭的西弗裡斯蘭和北荷蘭省並分布於法國北部和德國的荷爾斯泰因省。我國引進後,國內廣泛養殖。
楊凡傳送是有成本的,既然不能靠量,那就走精品路線,傳送一些好牛種,自己逐步繁殖。
在所有補鈣的方式中,人體最容易吸收的就是牛奶,青少年喝牛奶,一定會增加身高,骨骼也會非常強壯。
楊凡計劃逐步擴大奶牛場的規模,增加奶製品和產奶量。以後向軍校和部隊供應早餐牛奶,讓少年兵都茁壯成長。沒有好的身體素質,是不會練出好兵的。
楊凡在安三溪走之前,特意和他談了騎兵部隊的後勤問題。楊凡重點介紹了匈奴人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縱橫歐亞大陸是怎麼解決後勤問題的。
他們殺一頭牛,把牛肉切下來,用鹽塗抹自然陰乾,然後用刀切成肉末,用磨磨成粉末,然後用大鍋炒製,最終完全脫水,做成肉鬆。
這些肉鬆有鹽分,經過炒熟就不容易。
然後用牛的膀胱內層的皮膜,洗乾淨吹氣膨脹到最大,晾乾,就可以把整個一頭牛的肉做成的肉鬆全部裝進去。
肉鬆掛在馬屁股上。
這樣一個騎兵就帶了一頭牛的肉作為補給。
馬屁股的另一頭,掛著一袋子奶酪。奶酪是可以長期保存不會腐壞的。
騎馬時用刀子切下一小塊奶酪,放進裝水的皮囊,塞緊塞子。隨著騎馬時的反複顛簸和摩擦,就會把奶酪還原成牛奶。而且溫度在四十度左右,比較適口。
渴了就直接打開水囊喝牛奶。
到了宿營地吃飯的時候,砍伐幾個小樹釵子,支撐一個三角形,把頭盔拿下來用繩子吊掛上,下邊生火。
從牛的膀胱裡拿一些肉鬆出來,放進頭盔,再加水,一煮,肉鬆重新吸水,就可以還原成牛肉一類的食物。
蒙古騎兵一般一人三馬,一匹騎乘,一匹裝載盔甲武器,還有一隻就帶著補給。
這樣一個騎兵就帶著一頭牛的肉,以及一個月的牛奶,這就是他們能打到大陸儘頭的秘密。
蒙古馬耐粗飼,隻吃青草也能跑一天一夜。到哪裡都餓不死,雖然腿短速度不快,但是耐力特彆好。
安三溪雖然在草原上長大,待了十幾年,但是他並不知道這些,當時他聽完後,震驚的合不攏嘴。他是識貨的,自然知道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此時的蒙古人已經徹底把好多成吉思汗的東西弄沒了。蒙古這個時候已經快廢掉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楊凡告訴他,自己為了他的騎兵準備了幾種補給品,包括各種罐頭、乾饢餅、高度白酒、油炒麵、茶葉、肉鬆、灌裝奶粉、脫水蔬菜、壓縮餅乾、午餐肉、糖果等,絕對比當年的成吉思汗的補給要多得多,營養全麵,絕不會有夜盲症之憂。
安三溪都聽傻了,當時這些東西浩浩蕩蕩擺了一桌子,每一樣他都親口嘗了嘗。
全都特彆好吃。
把他美的都快流出鼻涕泡了。
看他這個傻樣兒,楊凡也是哭笑不得,心說,你們天天吃,用不了兩個月,你們就得吃到吐。
關於騎兵的兵員選擇,楊凡不管,他也不懂完全交給安三溪,但是有一條,必須識字有文化,因為這些人將來是做教官的種子。
穀<spa>《六稻·武騎士》說“選騎之法,取年四十以下,七尺五寸約合米以上,壯健捷疾超絕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