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的船隊,沿著冰冷的黑龍江溯流而上,沿途都是霧凇奇觀。十分漂亮。
“東主,岑參有詩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古人誠不欺我也。”鄔先生看著兩岸的霧凇讚歎道。
“是啊,這外東北,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一年四季美景不斷,還是一個未開發的處女地。將來我大明的未來就要看這些地方了。”楊凡背著手說道。
鄔先生雖然喜歡這裡的景色,但要是讓他居住在這裡,他可受不了。畢竟這個歲數了。不適應這裡的嚴寒。頗有些葉公好龍的味道。
看到楊凡的評價這麼高,他忍不住問道:“這裡苦寒,恐怕幫不上大明太多的忙啊,這裡又不能種地。”
楊凡笑道:“我有適合這裡氣候的莊稼種子。而且黑龍江以南,烏蘇裡江以西,大興安嶺以東就能開發出4.5億畝耕地。”
鄔先生嚇傻了,驚呼道:“東主你說什麼!東北能開發出相當於大明全國的耕地畝數。”
楊凡笑道:“當然是真的,不過要全開發出來沒有個四五代人是做不到的。”
“彆說四五代人,就是十代人,二十代人,那也值得啊。”鄔先生激動的雙手都顫抖了。這個年代的人對土地有種特殊的執著。
“這裡彆看冷,可是能種出高質量的水稻的。東北大米可比江南米好吃太多了。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裡夏季太短了,隻能種一季糧食。不過畝產還是挺高的。”楊凡說道。
他清楚的知道,後世這裡的水稻產量,一畝地已經超過一噸水稻了。磨成大米也有一千四五百斤了。合大明十二擔。說出來,怕把鄔先生嚇得犯了心臟病。
隻要把鬆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開發出來。大明就再也不缺糧食了。
想到東北被開發出來的美好景象和奴兒乾都司被放棄的惆悵。楊凡站在船頭,在凜冽的寒風中,貂裘衣炔飄飄,吟誦的卻是和鄔先生的梨花開不同風格的另外一首詩詞。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浪大作。想當年,吉黑遼沈,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建奴任縱橫,風雲惡!”
“己未役(薩爾滸之戰),土地削;壬戌役(廣寧慘敗),主權墮!歎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勁旅,一戰恢複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山遊,念彌陀!”**..
鄔先生擊掌讚歎道:“東主好一首滿江紅。真真說出了我們這些年的心聲。”
楊凡笑道:“大明不是沒有燕趙悲歌的壯士,隻是勵誌恢複江山的人才不被朝廷重用而已。如今建奴南下在即,遼沈空虛,正是恢複奴兒乾都司的好時機。”
“不錯,如今建奴西有察哈爾,西南有大明,東南有朝鮮。北方我們恢複了奴兒乾都司。可以說是四麵張網,八麵被圍了。踏平遼沈,指日可待。”鄔先生笑道。
楊凡的意圖他很清楚,就是把建奴周邊的一切力量都組織起來,一步步的壓縮建奴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