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工頭到一方高官》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簽約協議很成功,也很熱鬨,算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隻可惜參加的人層次不高,許國華隻是露了露麵就走了,簽字都是孟莊良代替的,實際上隻是一個意向投資協議,並沒有實際效力。
連紹成卻把動靜宣傳的特彆大,總投資五點五億,建成之後,年產值五億元,實現利稅兩億元,上繳稅收一點一億元。
感覺這個項目隻要一投資落地,平山縣就要經濟騰飛似的,但是實際上,宣傳卻主要對的是縣內,而不是縣外。
就是因為這個項目禁不住推敲,就是個純意向,萬一吹的上麵領導當真了,隔三岔五問問進展,到時候怎麼辦。
連紹成就是想隻傳給固定某個人就行,給自己的提拔增加一點籌碼,隻要能上去了,管這個項目能不能投資呢,就跟他沒關係了。
反應相當好,領導們有時候隻是需要一個借口或理由來提拔人,隻要這個理由能說服彆人。
比如,某組織部長到了某副書記辦公室了,拿了一部分材料:“某書記,你看,這個某某某把這個地方發展的不錯,兩年時間,就這個縣從末流位置帶到中流。”
“而且今年又招來五個億的香江資金,不僅給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還有相當好的統戰效果。”
“而且某某省的常務打了招呼,讓照顧一下,您看這次動的時候,能不能讓他入個常。”
副書記認真翻看著資料,其實是在認真思考要不要給組織部長這個麵子,以及省委一把手的反應,還有這個人如果上來了,會把誰擠下去。
以及這個組織部長說的某省常務跟自己有沒有什麼交集,這個人情有沒有必要賣。
到這個層次,送禮什麼的已經沒有意義了,主要看的是圈子、利益和關係。
如果這個副書記認可,那就能列入方案,最終報到省委一把手的桌麵了,具體省委一把手如何考慮,那就很難說了。
除非打招呼的是省部一把手,或者直轄市、超級大省的政府一把手,不然的話組織部長是不可能去跟省委一把手說,這是某某某打了招呼的。
一是打招呼,應該是他本人來說,這才是對省委一把手的尊重,而且也不該你轉交。
二是一般的關係,也沒有資格來打招呼,至少黨校同學這種關係就拿不到台麵上。
按道理來說,一個普通地市的入常資格,對省委組織部長來說,一般不在話下。
但又要分情況,一來柳道源是個愛惜羽毛的人,比較注重名聲,向來說的就是組織部就是為省委政府選拔人才的,提拔乾部應該從工作出發,而不是對外批發官帽子的。
二來這次的調整主要是為下一步地市主要領導調整服務的,按照省委一把手的指示,要充分聽取地市一把手的意見,多考慮考慮地市班子結構組成,不能為了調整而調整。
本來前麵的步驟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需要打的招呼也打好了,就差把連紹如的名字加到方案裡麵了,在一個幾十名乾部調整的方案中,爭的又不是關鍵位置,柳道源還是有把握能夠完成同學的囑托的。